十二月 二十三日 星期六(1 / 1)

下午巡视高雄凤山老人公寓,这是县政府委托本山负责的养老院,也是全省唯一公办民营的养老院。在负责人秦惜今小姐的引导下,参观整栋公寓的规划和设施,不难看出秦小姐在这一方面的专长和用心。为感谢对我来访时的欢迎,随缘和安单在老人公寓近百名住众讲话——

“老人”是智慧的表征,老人在现代家庭里,与年轻人有代沟,观念也不会一样,老人嫌年轻人没有礼貌,年轻人嫌老人意见多,彼此不满,彼此嫌弃,怎会没有代沟?最好的方法是分开住。

有很多家庭,子女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时,不知道要孝顺,但分开来住,反而懂得孝顺。

人年纪大了,要注意健康。“动”是表示健康,所以生活中让自己忙起来、动起来很重要。平常房间内一些简单的家务,像扫地、抹桌子、倒茶要自己“动”手去做,不要老是等别人来服务。从动中让自己活跃起来。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大家有缘住在一起,要互相尊重包容,起居作息中,不应看,不看,不应听,不听,才不会起烦恼,快乐不是别人给的,要自己创造。祈祝生活在老人公寓的每一位住众,都能过着很安适的晚年。

晚七时,于如来殿会议室主持胜鬘书院第二期结业典礼。

胜鬘书院是专为现代有心学佛的职业妇女,提供短期进修佛法的机会,每期四个月,人数以不超过二十名为限。在结业典礼中,勉励大家——

“这四个月来,不知各位有何所得?是否已认识佛光山?

要了解佛光山的外在建筑不难,但要了解佛光山的宗风精神,则要用心去探讨。佛光山派下有十多个佛学院、四个大学、九个美术馆,集文化、教育、慈善、育幼、养老等佛教事业于一体,是一个有组织、有制度的道场,凡事皆以集体创作、以大众为依归的人间佛教道场。

佛光山的历史虽不长,但也有‘三十而立’之年,在制度保障下,是一个非常公平公正的教团。俗云,十根手指各有长短,再好的良田也会有杂草,娑婆世界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小虾小鱼的混杂无损于大海的清净,故个案行为或一时得失,并不能代表大众,所以任何事情,要深究内在不要只看外表。有偈语说:‘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在未来事业上、为人处事上,要知道如何为自己、为佛教留下历史。

今天的结业,并不表示对佛学的结业,人生是一波接一波的,尤其是在道业上,要不懈怠的时时自我提升。”

在结业典礼上,来自日本东京的佛光会督导西原佑一先生,致辞时说道:“早在东京就耳闻有胜鬘书院的成立,今天有很巧的因缘参与此结业典礼。胜鬘书院的游学课程规划有别于一般的佛学院,此学制充满了国际观,可以一面参访,一面学习到佛法,实在方便不少有心研究佛学的人。希望大家能融入佛光山的大海里,对日后修持必能有所助益。”

目前在博士班进修的依空法师,以观礼者身份,勉励大家:“结业是一个学习的阶段,佛光山为了度众,创造了很多得度因缘,‘应以胜鬘身得度者,即现胜鬘身而为说法’,要了解佛光山,四个月只能知道肤浅的皮毛。

大师让佛教走上制度化、人间化,将佛教带入国际世界,胜鬘的学习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打开了视野,扩大了心胸,大家跟随着大师,一起为佛教写下历史,进入历史,成为历史的一分子。

在佛法的熏习下,今后大家要好口好话、好手好事、好心好意、好笔好文,多做善事,共同来创造佛光山的历史。”

胜鬘书院院长慈惠法师说道:“大家有缘分相聚在一起四个月,既结上缘,就要惜缘,虽结业离开,但生活上仍要不忘早晚课诵、打坐、进修,这都是在培植自我的福德因缘。好的因缘要延续,不要让它散失,希望能随大家所到之处,而扩及到更远更广的地方。

回到社会工作之余,仍要不懈怠,多参加八关斋戒、短期出家、讲习会、护持别分院、参加社团活动、当义工,做个不请之友。能惜缘结缘者,才是有缘人,在好因好缘下做事,必能有好结果。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