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是一门学问,所谓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这些管理都还容易,但心的管理就困难了。因为心有太多种,善心、恶心,好心、坏心,信心、疑心,贪心、嗔心、痴心等等,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能够把自己的心管理好,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如何管理,以下四点提供:
第一,用舍心来管理贪心
《大智度论》:“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生嗔恚,此结缚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为一切烦恼之根本”。贪得无厌、自私自利之人,不但障碍修行,也不得人缘。如果能转贪心为喜舍心,广结善缘,舍掉自己的分别执着、贪爱束缚,将欢喜、方便、希望布施予人,自然无所挂碍,获得自在。所以,人的贪取心能减少一分,喜舍心便能增长一分,则福报就会不求自生,因此“有舍必有得”。
第二,用慈心来管理嗔心
有的人嗔心一起,则口出恶言,大动干戈,甚至残杀生命,如此一来,智慧没了,理性被蒙蔽,不仅恼害众生,也障蔽本自清净的佛性。所谓“嗔心能烧诸善根”,为人处事,要能但从柔处不从刚,但从慈心不嗔恨。调伏嗔恼,以慈心来管理,不但能对治自己的嗔心,也能化解他人的嗔心,达到冤亲平等,问题也才能解决。
第三,用智心来管理痴心
所谓“愚痴无明生众苦”,愚痴乃人生大病,是对世间认识错误,对因果颠倒看法,没有通达事理的智慧,使人纵欲逐世,闻善生厌,是我们起惑造业、轮回生死之本。因此,佛教以般若智慧来引导愚痴,懂得观察因缘,痴心则减少,头脑自然冷静理智,条理清楚,处理事情才能圆满顺利。
第四,用虚心来管理慢心
与人相处,自恃聪明而骄傲自满,这是我慢心;自己事事不如人,却不愿向他人请益、学习,甚而暗地毁谤对方,这是卑劣慢。有位哲人说:“宇宙只有五尺高,六尺之躯的人要生活其中,必须低头才能顺利。”我慢的高墙不仅隔绝自己的视野,也交不到朋友。若以虚怀若谷之心待人,反而更显高贵,别人也会更肯定我们的成就,与我们来往接触。
其实,最好的管理就是自我管理,所谓“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将自己的心先管理好,让自己心中有时间观念,空间层次,做事原则,情绪管理以及大众的利益,心地才能够慈悲柔和,将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才是最高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