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禅?(1 / 1)

佛教常常鼓励人要参禅,其实“禅”并非佛教所专有,禅是每一个人的心。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当然也就应该每一个人都有“禅”。“何谓禅”?有四点说明:

第一,搬柴运水是禅

禅不是“眼观鼻,鼻观心”,禅不是只在蒲团上打坐,不是所谓的“老僧入定”才叫作参禅。禅是在生活作务中,举凡搬柴运水、劳动服务,当下就是禅。你能够从劳动服务里,把工作的巧妙做出来,把工作的意义体会出来,把工作的耐烦培养出来,这就是禅,所以搬柴运水都是禅。

第二,行住坐卧是禅

禅是静坐,禅也是活动。有时候参禅打坐是禅,经行跑香也是禅,甚至吃饭睡觉,都可以参禅。每天在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之中,能够把心安住在当下,不为外境所动;能够不动心,生活里就有禅。所以,穿衣是禅、吃饭是禅,能够把心安住在禅的生活里,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生活中有了禅,生活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第三,方便灵巧是禅

禅不是刻板的,不是呆坐的,禅不是墨守成规。禅是活泼,是幽默,是方便,是灵巧;有方便、有灵巧才是禅。像过去古代的禅师大德,他们扬眉瞬目、举手投足都是禅,甚至于一言一行、一思一想无非中道,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无非禅心。所以,只要我们有了禅心,再看世界、看自然、看万象,一切都充满了禅机,充满了妙趣。

第四,逆来顺受就是禅

在我们的生活里面,不是顺境,就是逆境。对于顺境、逆境,如果都能保有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其实那个就是禅。你能把如如不动的心,用在纷纭扰攘的现实生活里吗?能够的话,那你就是懂得禅了。

禅是什么?禅是修行,禅也是生活。能够从生活中体会禅悦法喜的修行,才是真修行,这也是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