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黄檗希运禅师的弟子睦州道明禅师,俗姓陈,向来行事低调。凡有人来参问,都是随问随答,不假辞色,因而受四方学人的皈敬仰慕,人称“陈尊宿”。
某天,有一位云水僧慕名前来拜访睦州道明禅师。
道明禅师问他:“你是云水僧吗?”
云水僧回答:“是的。”
道明禅师淡淡地说:“那么,就先去拜佛吧!”
云水僧大声说:“拜那个土堆做什么?”
道明禅师看了他一眼,喝斥他:“不拜土堆,就请你自己把它带出去吧!”
云水僧说:“它已经跟我五十年了,我要把它带到哪里去呢?”
道明禅师说:“哦!原来你不是我慢。”
云水僧又说:“法性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老师跟我何必要分什么彼此呢?”
道明禅师听了,点头说:“既然不分彼此,你还是先去拜过佛再说吧!”
云水僧至此,便听从道明禅师的吩咐。拜过佛之后,就站立在一旁。
道明禅师再说:“你是有道高人,来此何为?”
云水僧恭敬回答道:“并无他意,只是拜见道明如来。”
道明禅师反问云水僧:“我既是如来,那你是什么呢?”
云水僧说:“我不算什么,只是如如而来,也会如如而去。”当即转身就走。
道明禅师赞叹道:“这位禅者已经找到住处了。”
养心法语
禅者,顶天立地,舍我其谁,即所谓“男儿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假如一开始云水僧就遵照道明的指示去拜佛,那么他自己与佛就是对立的,当然他就只是一个平常的凡夫了。
可是,这位云水僧却能说出“佛性平等”的大话,可见他已有见地。此时,道明再叫他拜佛,云水僧就拜了,因为他知道云水僧已了解佛佛平等、光光无碍了。所以,禅门讲先悟后修,既是有见地,那么就是如黄檗禅师所说:“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当作如是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