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文丛》总序(1 / 1)

周朝时楚为一国之国号,后中国统一了,楚主要是指湖南和湖北两地。所以在湖南的岳麓书院门旁,有古人留下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一说。楚天文丛,顾名思义,这是当代楚地的一套文学丛书。

楚文化是中华民族很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尤其是湖湘文化,是楚文化中最优秀,影响最大,占主要地位的文化。她渊源流长,是宋代理学阵营中的一个重要学术门派,因这个学派的主要人物的思想是在湖南形成,湖湘文化主要传播于湖南一带。而居住在湘潭的胡安国胡宏父子,是这个学派最具权威的代表,被誉为湖湘学派的鼻祖。湖湘文化提倡修身为学,主张经世致用,重教化,讲名节,轻利禄,憎邪恶,对湖南的人文教化和道德风尚有着深远的影响。湖湘文化孕育造就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艺家,如王闾运、曾国藩、杨度等,特别是二十世纪,湖湘文化孕育造就了世界有影响的人物毛泽东、彭德怀、齐白石。湖湘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之一。

这套楚天文丛,就是滋生湖湘文化这块楚地上的作家们的作品。她有别于其他的文丛,是将一个城市优秀的文学成果,进行一次检阅,将当地作家队伍中的一批新锐,进行一次展示。

楚天文丛的作者,除少数年逾花甲的老作家外,大多数是一些在本地有影响的中青年作家,他们作为当地文学队伍的中坚力量,积极深入改革开放的火热生活,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将他们的作品结集出版,或从发表出版的作品中选出好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出版,对丰富我们的文学宝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楚天文丛有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影视文学等作品集,这些作品只是他们的部分作品,内容大部分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作品,作品都受湖湘文化的影响,大多是具有湖湘文化的特色,具有民族特色的弘扬主旋律的文学,也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作品。这些反映时代的作品,是与时代脉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会在人民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套文丛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是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给历史留下一份档案,给湖湘文化的发展留下一份纪念,也能更好地促进一个地方文学的繁荣,为文学的发展烧起一把烈火。

在楚国,曾出过屈原这样伟大的文学家,特别是这套楚天文丛作者们的所在地湘潭,近百年来曾出过黎锦明、萧三、张天翼、符定一等一些国内外著名的作家。相信通过楚天文丛这样的形式,不断地推出文学新锐,让楚天文丛真正具有不愧于楚国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成为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

2003年1月24日 于长沙

(该丛书由湘潭市作家协会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