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中的情爱理想——《情爱画廊》绘本序言(1 / 1)

女儿湖隐喻 张抗抗 478 字 6个月前

有人说,这部小说是一个关于爱与美的梦想。

没有梦想的人生,是苍白而可悲的。因为梦想是激发人类去创造生活、改变生活的一种强大动力。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商业时代,爱情理想主义,多多少少能唤起人们对物质、财富和功利的质疑,填补一部分人的精神空白。至少能够抵御或是拒绝低俗与污浊,使灵魂得到短暂的净化。

不同的阶层会有不同的理想——《情爱画廊》表达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一部分白领阶层、一部分艺术家,还有一部分向往崇高生活的普通人心灵深处的爱情理想。在这个日益变得现实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至爱,变得越来越稀少与珍贵。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人性的天性是憧憬完美的。艺术的真实不能简单等同于生活真实。文学作品应当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认识爱与美,发现并开发读者潜在的心理和审美需求。

千百年来,爱与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进入21世纪,种种刻骨铭心、凄美决绝的爱情故事,仍在不断地被艺术家们创造出来。尽管文学世界中的爱情版本永无穷尽之时,但作品中叙述与表达爱情的语言,似乎正在一日日枯竭与衰退。

“我爱你”——这句已经被人们用滥、说倦说烦的爱情常用语,究竟还能不能有别样的表达方式?

在这部小说中,我试图用艺术家的绘画语言,来替代文学的叙述语言。当读者们穿过这道长长的画廊,用眼睛欣赏那些被爱情催生,同时又催生着爱情、诉说着爱情而同时又被爱情诉说的画面时,在那些绚丽的色彩、奇异的光线、怪诞的构图面前,你们是否同时能感觉到书中人物内心**的震**、喃喃絮语中的温情、深沉的苦痛,以及最终战胜自我的理性光芒?

故事发生在雨雾朦胧的江南小城与粗犷的北方都市之间。这也许隐伏着某些文化观念上的碰撞与交融。也许更为含蓄地表达了在今天这个变幻莫测的人世间,固守与行走、喧嚣与宁静、排斥与宽容、沉潜与浮漾的矛盾。

若是再推近一点,我们可以看清楚,这个“画廊”里的爱情,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苏州。所以,把这本书交给“古吴轩”出版社出版,是再恰当不过了。

尤其是,一部以绘画语言来描写爱情的小说,再以绘本的形式还原为画面,会是一种怎样美妙的阅读享受。文字给予我们关于爱情的想象;而画面的线条和色块,将使那些黑白的文字,变成五彩缤纷的爱情鸟,在城市上空和云间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