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在痛苦忧伤的时候,安徒生都能从柯林一家得到安慰与鼓励,他把柯林称作自己的“再生父亲”。然而,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柯林一家在当时属于上层社会,与来自贫民的安徒生在本质上有着巨大的差别,尽管柯林及柯林一家对安徒生非常同情与关心,给予很多切实帮助,那也不过是富人对穷人的帮助。柯林一家本来也想将安徒生改造成他们家庭中的一员,但安徒生在很多方面,尤其是思想意识与行为举止方面,都与上流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最终,柯林一家对安徒生也非常失望。而对安徒生来说,要么与柯林一家融为一体,要么从这个家庭中分离出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于是安徒生与柯林一家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柯林一家对安徒生的改造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他们希望他得到“脱胎换骨”的改造,从思想、习惯、趣味到言行举止。柯林对安徒生的改造,可以说是不露痕迹,是小心翼翼地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柯林的两个儿子爱德华和英格葆则认为,既然把安徒生看作是自家人,就没有必要那样躲躲藏藏,小心翼翼,而是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家庭成员一样,正面地对他提出明确要求。他们把对一个人的改造看得过于简单。应该说,柯林一家对安徒生身上的种种弱点了如指掌,不过,他们都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安徒生,把凡是与他们家的气质相左的一切,都统统看做是他的弱点。
在柯林之外,另一位给安徒生影响很大、被安徒生称为“重要人物”的是爱德华。他不仅具有安徒生所缺乏的勇气和决心,而且是真诚平等地关爱着安徒生,被安徒生认为“是我最忠实的朋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朋友,安徒生常常误解了他。对安徒生来说,朗诵他自己或别人的诗句,是他最大的快乐与幸福。有一次,他和爱德华参加一个青年朋友的家庭聚会,有人提议让安徒生朗诵一首诗。安徒生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就在安徒生准备朗诵时,爱德华走到安徒生面前,严肃地说:
“如果你哪怕只朗诵一句,我就离开这里!”
安徒生当时非常不高兴。后来他才明白,他在那些人的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个被愚弄的对象而已,是爱德华维护了他的尊严。念及爱德华的关爱,安徒生非常感动,他在日记中写道:
在处理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方面,他这个年轻人主动给我帮助,从帮助我做拉丁文习题到安排我的作品出版事宜。他一向总是这样,我要是计算我的朋友的话,他势必列在名单上的第一位。当一个旅行者离开自己曾置身于其中的山岳时,他才能第一次看清它的真面目:做朋友也是这样。
在柯林家中,还有一个人,走进了安徒生的生活,让安徒生重新燃起了“爱情之火”,她就是柯林的女儿露易莎·柯林。比起她的两个兄弟,露易莎待人要温柔谦和得多。她从不因为安徒生的出身而瞧不起他,待安徒生十分友好,能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地耐心听安徒生朗诵自己的诗歌而不去打扰他,这让安徒生非常感动,有一种找到知己的美好感觉。当他堕入情网,为与莉葆的爱情憔悴的时候,他曾无数次地写信给他的这位异性朋友叙说自己的情感,向她祈求安慰,而每次他都能从她那里得到真诚的同情——有哪位少女不想听听别人的罗曼史呢?18岁的露易莎,读着安徒生给莉葆的一封封灼热滚烫的情书,心跳得慌。她流着泪问安徒生:“您真的这么爱她吗?”安徒生点点头。
“莉葆又怎么能拒绝这样深情的爱呢?”她盯着安徒生,希望能从他的眼里得到答案。
安徒生抬起头,看着露易莎那双蓝色的眼睛,突然感到这是一双多么纯洁、可爱的眼睛呀,慢慢地,露易莎那双明亮、湛蓝、含情脉脉的眼睛,在安徒生心中代替了莉葆的黑眼睛。
安徒生写了一首诗,描写露易莎那双让他神魂颠倒的眼睛:
那双湛蓝色的眼睛
令人倾倒,使人迷恋
那双湛蓝的眼睛
把天空在我眼前照亮
安徒生开始为露易莎写诗。每次长谈以后,他总有言犹未尽之感。每到晚上,还要无休止地写信向她倾吐情思。
“我周围的一切,日复一日地都变成了诗,我自己的生活仿佛也是一首诗,而您是诗中主角——您不会为此生气吧?”安徒生温情地写道。
为了把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她的面前,让她分享自己的回忆,安徒生着手写一篇自传《我的一生》。露易莎怀着敬意地读完了《我的一生》,却没有产生安徒生所预期的效果。在露易莎看来,安徒生既然让她看,她有什么理由不去读呢?这让敏感的安徒生心生忧虑。他在给露易莎的信中不无失望地写道:
“当我写作的时候,我时刻想念着您,可是您对我的书却连一句感受都不对我说!”
天真单纯的露易莎从安徒生的期待里感觉到了他超出一般友情的要求,这让一向善良谨慎的露易莎感到惶惑不安。她跑去跟英格葆商量。尽管露易莎竭力用“真诚的友谊”来安慰自己,但柯林一家对安徒生的真正用意十分清楚,于是,柯林一家决定,立刻委婉地杜绝一切可以让他们直接接触的机会,因为他们一致认为安徒生与露易莎之间没有结合的可能。问题甚至并不在于她是否爱他,在柯林一家看来,对于幸福的伉俪来说,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就足够了。诗人的贫寒也不是主要障碍,柯林一家从来不是追逐金钱的人家,而且这些他们也不缺少。然而,如果没有庄重的、稳定的性格,没有明确的社会地位,没有无可争议的锦绣前程,一言以蔽之曰:没有事业与前途,无论是谁,都是不能迁就的。而那时的安徒生恰恰不具备这些必要条件。有着体面的职业和远大前程的林德律师就自然成为露易莎的未婚天。为了早日打消安徒生的幻想,柯林一家决定立刻为露易沙和林德举行订婚典礼。
订婚典礼在1833年1月初举行。一反惯例,这次重要的家庭活动没有通知安徒生这个编外成员,以免让安徒生受到刺激。但安徒生很快就知道了。他明白了,在这个家庭里他已经不能再呆下去了。当订婚晚宴热闹举行的时候,安徒生独自躲到街上僻静的地方,不希望遇到任何熟人。夜很深了,传来巡夜打更人为取暖而不停跺脚的声音。一轮白蒙蒙的月亮挂在天边,让他想起了第一次见到莉葆时那身洁白的连衣裙,想起了他曾经写过的那首诗:
找不到我白色的姑娘,
即使走遍天涯!
我知道,我是多么强烈地爱着她,
但早已凋谢了,爱情之花!
此刻的心情犹如那天边的月亮一样惨白。再一次失恋的安徒生明白,人们很快就会知道所发生的一切,就会流传着很多种丑小鸭爱上白天鹅的悲剧故事。对于他的作品的批评还没有结束,又有了这样一桩授人以柄的事情,安徒生思前想后,有一种冲出牢笼的急切。想到在国外的快乐时光,安徒生明白了,眼下最好也是惟一的办法,就是远走他乡,将无尽的烦恼和无聊的论战抛到九霄云外。
于是,他再一次选择了出国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