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迷上戏剧(1 / 1)

世界童话大王 韩进 1693 字 6个月前

鞋匠的早逝,对这个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从此家里的担子就全部落到了玛丽亚身上。玛丽亚一个女人家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有靠拼命地洗衣服来维持生活。父亲的离去,使安徒生的心理也成熟了不少,经常帮妈妈拿拿东西,晒晒东西。长年站在河水中浸泡,玛丽亚的腿脚都浮肿起来了,尤其是秋天以后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痛苦。越来越冰的河水,像刀子一样在她的脚上、手上剜割,钻心地疼痛。为了驱寒,玛丽亚不得不靠喝白酒来维持身体的温度。冬天里安徒生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去给妈妈买酒,为此,他受到很多委屈。在那个时代,在体面人看来,女人和小孩喝酒都是粗鄙的没有教养的行为。有的店员,一手去收安徒生的酒钱,一边在骂安徒生是个小酒鬼,将来一定和他爷爷一样,是个疯子、废物。安徒生不明白,为什么富人家可以不劳而获,穷人为富人洗衣服却遭到富人的讥笑,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这个世道真是太不公平了。他恨透了那些没有同情心的富人。为着不给妈妈添加烦恼,安徒生独自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将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像富人一样的生活,不让妈妈再在寒冷的冬天里站在河里为别人洗衣服。

要成为有钱的富人,安徒生当时想到的就是自己要有知识。知识从哪里来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从学校里获得。于是,安徒生尽管知道家里的困难,仍然苦苦哀求,让妈妈送他到一所专门为富人开办的学校去读书。安徒生天真地想,在富人学校里读书,就能像富人的孩子一样获得知识,将来就会成为一个富人。可校长不愿意接受他,说他衣着破旧,有碍学校的形象;又说安徒生身体太瘦弱,难以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在妈妈的苦苦哀求下,校长总算答应了,但接下来的生活就让安徒生伤心欲绝。出身富人家的同学们瞧不起他,歧视他,甚至侮辱他,欺负他,如果就这样也就算了,安徒生为着自己的理想,还可以忍受,更让安徒生失望的是,学校并非像他想像的那样给他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天天在向他们灌输那个世界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富人哲学,在这样的环境里,安徒生度日如年。他彻底明白了,这不是像他这样的穷人的孩子应该上的学校,一气之下,自己跑了出来,再也不愿回去。就这样,安徒生又失学了。

安徒生从此闷闷不乐,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出门。这一切都被安徒生的邻居——住在专供寡居女人膳宿的公寓里的布凯弗洛太太看在眼里,她是一位十分善良的老太太,不忍心看着安徒生这样消沉下去,就让自己的佣人去邀请安徒生到她家里来玩。

安徒生向来是不喜欢到别人家去玩的,但这次他却愉快的答应了。他知道布凯弗洛太太死去的丈夫是个很有名望的牧师,还是当时丹麦文坛上很有才气与影响的诗人。他家有很多藏书,是欧登塞小镇上最有文化的家庭。受到这样家庭的邀请,安徒生感到受宠若惊。在这里,安徒生的单纯与好学,很快博得了布凯弗洛一家人的好感,她们拿出许多碎布头给安徒生,让他做木偶时用,还教他怎样给木偶缝制衣服。更让安徒生惊喜的是,在这里,他第一次体会到做一个诗人是多么的神圣,同时,还是第一次读到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在池塘中漂浮的奥菲莉娅,在旷野中举手向天的李尔王,以及那些为爱为恨格斗、流血、密谋的场面,极大地震动了他幼小的心灵。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魅力,很快征服了这位丹麦少年。天才的安徒生,不仅对故事情节了如指掌,甚至很快就能整段整段地背诵下来,他的记忆力让人吃惊,回到家中还沉浸在莎士比亚的剧情中,披上妈妈的围巾,充作国王的皇袍,表演《李尔王》的独白和《麦克白》的片断。

这种对戏剧的狂热之情,进一步刺激着安徒生,他开始自己来编写戏剧了。他从丹麦古老的传说中取材,模仿莎士比亚的剧情,写一对青年恋人的悲剧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阿波尔和艾利微拉,他们彼此相爱,但最终却遭拆散,在对白中双双死去。剧中还有一个灰胡子的苦行僧和他的儿子,他们双双同时爱上了艾利微拉,他们最终都在女主人公的墓前自杀殉情。安徒生当时认为,所谓悲剧,就是让作品中的人都死去,才是真正的悲剧。

安徒生对自己的处女作非常满意,觉得达到了当时戏剧的完美境界,而且相信,这将是一部要在丹麦发生影响的杰作。于是,他近乎疯狂地不失时机地向别人朗诵自己的作品。这一天,安徒生正在朗诵时,有人问他:“你说的是谁的戏剧呀?”

安徒生不无骄傲地说:“是我写的。”

“是吗?难怪我听起来一点意思也没有,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

安徒生哑然失声,垂头丧气地走了回来。

“不要在意,他是在嫉妒你,”妈妈安慰他说,“因为他的儿子写不出剧本。”

安徒生一听,又恢复了常态。马上拿着剧本跑到布凯弗洛太太家里,高声朗诵给她们听。安徒生洪亮的声音,生动的表情,还有离奇曲折的情节,都让布凯弗洛太太大加赞赏。安徒生比吃了蜜还甜,信心顿时爆满,回到家中,又开始写第二个剧本了。

安徒生迷上戏剧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戏剧创作中,一扫父亲去世以来忧郁的样子,妈妈看在眼里,非常高兴。有一天,安徒生突然对妈妈说,我想写剧本,却没有看过真正的戏剧是怎样表演的,希望能到剧院里去看一场戏。尽管家中非常困难,但为了让儿子高兴,玛丽亚还是答应了,想办法买了一张票。走进剧院,真的让安徒生大开眼界,他看到那些在台下本来平平常常的人,经过化装,就成为舞台上威严的国王、娇艳的王后、英俊的王子、美丽的公主……真是太奇妙了,比自己的木偶戏有意思多了。他更加痴迷戏剧了,而且下定决心,将来要当一位演员。

这样的机会果然就来了。1817年6月,哥本哈根皇家剧院的一部分演员到欧登塞演出,安徒生通过熟人,可以躲在后台观看演出,亲眼看着演员怎样化装和上台表演,这让安徒生非常激动,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剧团的领队见安徒生这样痴迷于戏剧,就问他敢不敢登台表演,安徒生当然想,一个劲地点头。于是,安徒生被安排演一个放羊的孩子,他在演出中的发挥恰到好处,博得演员的好评,领队还亲口对他说:“你很有演戏的天才,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一个名演员。”

这句话让安徒生心花怒放。

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安徒生12岁了。这一年,安徒生的妈妈和一位比她年轻的鞋匠成立了新的家庭,她再也没有力气独立支撑这个家了,她自己也需要有个依靠。继父尼里斯·龚杰生比母亲小20岁。他对安徒生很友好,也许避嫌吧,怕人说对安徒生严厉,就不怎么管安徒生,安徒生很自由。倒是妈妈现在能有时间考虑孩子的未来和职业了。她觉得安徒生长大了,不能再整日沉迷在戏剧里了,因为做一个戏剧家,还是演员什么的,不是穷人家孩子应该考虑的事,还不如现实一点。依她的生活经验,还是学一门手艺,而在她当时看来,所谓手艺,就是做一名好鞋匠。安徒生的爷爷是鞋匠,安徒生的亲生爸爸是鞋匠,安徒生的继父还是鞋匠,那么安徒生该做什么?再明白也不过的了,子承父业,做个鞋匠。当妈妈把这个想法告诉安徒生时,一向听话的安徒生坚决反对,这让妈妈大吃一惊。

为了让儿子收收那颗不切实际的幻想的心,也让儿子多多了解现实,妈妈煞费苦心地找人让安徒生到一个织布工厂做工,每月也还有一笔不少的钱补贴家里,而且这样,妈妈也就安心多了,知道他的儿子在哪里,又在做什么。

在这个工厂干活的都是些穷人家的孩子,当玛丽亚看到工厂里的破烂和穿着破烂衣服的工人时,后悔了,觉得自己不应该将儿子送到这种地方来受苦。但安徒生的到来,却受到工人们的欢迎。那时的安徒生有一副异常动听而高亢的女高音的歌喉,每当他唱歌时,所有的工人都停下手里的活,机器停止运转,倾听他的歌唱。大家为了让他不停地歌唱,就把他的那份工作分担了。安徒生唱完后,告诉他们,他还会演戏,而且能演出霍尔伯格和莎士比亚剧作的全部情节,人们就让他表演,安徒生像在真正的剧院里演出一样,做得一丝不苟。一天,安徒生正在兴头上演出,一个雇工看着安徒生惟妙惟肖的表演,突发奇想,说道:“我怀疑他是个女孩,他一定欺骗了我们。”大家听他一说,都怀疑起来,如果不是女孩子,哪来的女高音,又哪里会有这样的表演才能。这时,几个大胆的工人一拥而上,有的抓手,有的抓腿,一副要把事情弄个明白的架势。安徒生哪里受得了这般侮辱,拼命挣扎,终于挣脱,一路尖叫着跑回家。妈妈得知儿子受到的侮辱后,后悔自己不应该将儿子送到那里,当即决定,不让安徒生再去那个地方。

安徒生又回到了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