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点与难点是体会儿童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1.怎样理解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
儿童报告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报告文学。因为是“报告”文学,就必须体现“报告性”, “报告性”的核心是它的新闻性和真实性。新闻性体现在时效性和时代性;真实性不仅要求所报告的内容是真人真事,不能虚构,而且还要反映事物本质的真实。因为是报告“文学”,在“报告性”同时,又必须体现“文学性”,即运用文学的表现形式,既要求塑造人物形象,又要求有新颖的故事情节,还可以采取典型化的创作手法,增加文学的感染力。然而,不论是“报告性”还是“文学性”,都必须适合儿童读者的接受能力,内容要与儿童生活紧密相联,表现手法要有儿童特点。所以,教材在论及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时,首先论述了“与儿童生活相联的报告性”和“与儿童特征相联的文学性”。至于第三点“以教育为主的评述性”是从报告文学与小说相比有较多的议论这一文体特点出发,结合报告文学给儿童读者的主要作用是思想教育而得出的。
2.儿童报告文学的社会作用
可以结合对儿童报告文学特征的认识,来体会其社会作用。
因为儿童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与真实性,所以,它具有新闻作用和文献作用;
因为儿童报告文学具有文学性,所以,它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具有审美教育作用;
因为儿童报告文学所报告的主要是优秀少年的先进事迹,其中的分析议论也大多以教育性为目的,所以,它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有着更为明显的思想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