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慈受怀深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于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既然悟的是道,就说不出来。”
学僧再问:“那么,说不出来时,像什么呢?”
“像哑巴吃蜜!”
“一个没有悟道的禅者却善于言辞,他说的能算是禅悟吗?”
“既然没有悟道,说出来的怎能算是禅悟呢?”
“他讲得头头是道,如果不算作禅悟,那他像什么呢?”
“像鹦鹉学话。”
学僧再问:“哑巴吃蜜与鹦鹉学话,有什么不同?”
慈受禅师回答:“哑巴吃蜜是知,只是说不出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鹦鹉学话是不知,如小儿学话,不解其义。”
学僧接着问:“那么,未悟的禅者,如何说法度生呢?”
慈受禅师回答:“自己知道的,就给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就不要给他知道。”
“老师,请问您现在是知,还是不知呢?”
慈受禅师回答:“我是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也如鹦鹉学讲话,讲得非常相似。你说我是知,还是不知呢?”
学僧于言下有所省悟。
养心法语
禅悟的境界是怎样?这实在是无法说明的。所以,禅门不立语言文字,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可是,不用语言文字,没有说法,又怎么样悟道呢?佛法、禅心,是自证的境界,是从无分别的平等性智而了知的。这不是黄连,应该是甜蜜;这不是鹦鹉,应该是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