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沩仰宗的初祖沩山灵祐禅师,为百丈怀海禅师的上首弟子。沩山承继其禅法后,依从百丈禅师的指点,到沩山大兴弘化,广度后学。
有一天,沩山禅师在法堂中坐。不多久,厨房里的库头师开始敲打斋堂的鱼梆,意思是昭告大众,过堂吃饭的时间到了。负责烧柴火的火头师,听到一阵一阵的鱼梆声响起,立刻丢下手边的火钳,拍手呵呵大笑。
沩山禅师听到侍者提到有这样的事,心想:“没想到众僧之中也有这样的人物?”于是请人把这位火头师找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火头师笑呵呵地回答道:“我没有吃粥,肚子饿了,所以当我听到敲鱼梆的声音,心里就很欢喜啊!”
沩山禅师听了点头微笑,对火头师的直心与率真表示赞许。
养心法语
禅门非常重视生活,不要以为穿衣吃饭、行住坐卧是凡俗的事情,从这许多凡俗的生活里,也能悟出圣道。佛门里面的吃饭叫“过堂”,虽然是吃饭,也列为丛林五堂功课之一,和早晚功课是同等的修持。
佛门吃饭前先打“叫香”,是叫大家预备;跟后的“开梆”,就是敲打斋堂门口悬挂的木制鱼板,象征和鱼一样精进不休息,意思是吃饭也要精进。所以鱼梆一响,僧众就排班列队进入斋堂用餐。
这位火头师听到敲梆声,就鼓掌哈哈大笑,像这样奇特的事情,传到住持沩山灵祐禅师耳中,自然引起不同的反应。住持请人将火头师叫来问话,而火头师只是答道:“并无他意,为了将有饭吃,怎不欢喜呢?”沩山禅师听了很高兴,觉得火头师直截了当,崇尚本真,一切都是本来面目,必定是了达心源之人。所以,禅门里并不论地位,即使是苦行单,悟道识得本来面目的人,可真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