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有一位学僧来向盐官齐安禅师请求小参,学僧问道:“老师,请问什么是本身卢舍那佛呢?”
盐官齐安禅师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吩咐学僧说:“你去将那个铜瓶拿过来!”
学僧照着盐官齐安禅师的话去做。
接着,盐官齐安禅师又对学僧说:“现在,你把铜瓶放回原来的地方。”
学僧依言将铜瓶放回原处之后,因为实在不明所以,只好再次问道:“老师,您还没告诉我,什么是本身卢舍那佛?”
盐官齐安禅师看了看学僧,莞尔一笑,说:“古佛早已走过去了。”
养心法语
公案中的古佛(卢舍那佛),引申为人人本具的佛性。这佛性人人皆有,人们却浑然不觉,就像经典故事里“衣裹明珠”的乞丐,明明身怀无价宝珠,却只知乞讨度日,不懂得向内寻找自身的珍宝。盐官齐安禅师借着让学僧来回取放铜瓶,让其自行意会:移动铜瓶的人,本身便是那个活活泼泼的真佛,也就是古佛,何劳向外寻觅呢?再者,也是点拨学僧,道在哪里?就在当下,就在平常的生活行事里。
参禅不是追求玄妙神奇,应该回归现实生活,从平常的穿衣吃饭、出坡作务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在一切时中的行住坐卧里,了悟禅意。人人心中自有一尊天真佛,何必苦苦追求遥远的古佛,因为自己便是古佛。本性风光,人人具足,反求内心,自悟自性,才是禅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