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雪峰义存禅师,俗姓曾,唐穆宗长庆二年出生于泉州(福建)南安,为德山宣鉴禅师的法嗣。
当时,福建象骨山(雪峰山)的边界,有一名禅者在山里的一条溪边,筑庵独居,已经有多年了。这个庵主平日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头发长了也不剃,自己还做了一只木勺,每天到溪边舀水喝。
某天,有一位青年禅僧正好与这位庵主不期而遇,对他的行为举止感到很好奇,于是试探地问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庵主竖起勺子,说:“溪深勺柄长。”
青年禅僧回到寺院之后,把自己在山里遇见的奇事告诉了雪峰义存禅师。
雪峰义存禅师听了也说:“奇怪,太奇怪了!”
隔没几天,雪峰义存禅师想去探探这位庵主的境界虚实,于是偕同侍者,带着剃头刀前去拜访。
一见面,雪峰义存禅师便直截地问:“呐,你能说出个道理来,我就不剃你的头!”
这位庵主没有答话,只是默默地走到溪边,舀水洗头。雪峰义存禅师也二话不说,即刻执刀为他剃度。
养心法语
禅门中的往来,有时候要懂得他的弦外之音,言外之义。
就如雪峰义存对庵主说,如果他可以说出个道理来,就不为他剃头。庵主就直接到溪边洗头,正是无言地表示:我愿意让你为我剃度。
两人既然心意相通,雪峰义存禅师便毫不犹豫地为这名禅者剃度;禅者明了雪峰义存禅师的道行,也甘心情愿让禅师为他剃头,彼此惺惺相惜,这不也是一番成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