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四十年(1 / 1)

即心即佛 星云大师 360 字 6个月前

佛窟惟则禅师是唐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就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他用落叶铺盖屋顶,结成草庵,以清水滋润咽喉,每天只在中午时,采摘山中野果充饥,就这样过了许多年。

有一天,一位打柴的樵夫路过庵边,见到佛窟惟则禅师,好奇地向前问道:“请问老和尚,您在这里住多久了?”

佛窟禅师回答:“大概有四十个寒暑了。”

樵夫讶异地问道:“这四十多年来,就您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佛窟禅师点点头:“丛林深山,一个人都已嫌多,要那么多人做什么?”

樵夫再问:“您难道都没有朋友同伴吗?”

佛窟禅师击掌作声,叫道:“出来,出来!”话声刚落,许多虎豹由庵后而来。樵夫大吃一惊,佛窟禅师示意他不必害怕,然后就让虎豹退出去,说道:“我的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统统都是我的法侣。”樵夫深受感动,自愿皈依为弟子。

佛窟禅师对樵夫扼要的指示佛法心要:“你今虽是凡夫,但非凡夫;你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

樵夫于言下契入,并广为宣传。此后,慕道者纷纷而来,翠屏岩上白云飘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成为佛窟学禅派。

养心法语

佛窟禅师一坐就是四十年,在普通人看来,四十年是漫长的岁月。但证悟是无限时间的,对进入永恒生命的圣者,已融入大化之中的佛窟禅师而言,这只不过一瞬之间而已。在禅者的心中,一瞬间和四十年,并没有什么不同。禅者所悟,是没有时空差距,没有人我分别,没有动静不同,没有生佛观念(众生与佛)。

“虽是凡夫,但非凡夫”,因为人人有佛性,真理之中,绝生佛之假名,哪有凡夫、非凡夫之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禅者悟道,不破坏而另有建立,不坏万法而超越万法,这就是禅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