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至永和拜访本山八品功德主孙张清扬女士和张少齐先生。
为让皈依后的信众和我有接触和接心的机会,普门寺特安排我和皈依弟子的“师徒时间”,因人数太多了(有五千人),只好分成下午二时和晚上七时两个梯次。在第一梯次里,和皈依弟子提到——
我们拜佛,是为了让心与佛接触交流。各位冒着寒风来此,为了就是要和我交流接心,不同一般法会的说法开示。既是师徒时间,谈的当然要说一些平常没有说的话。
人生究竟为何?赚钱一世?有人爱我即可?事业有所成就?……这些都不究竟。因为人生的意义在于道德的增加、人格的升华、修行的进步、佛道的完成。
人要懂得制造自己的欢喜和快乐,不要将忧愁烦恼传染给别人。有欢喜的人生才活得有意义。
不妨害别人,而能找到欢喜快乐,那才是真快乐。
要将自我融入大众中,对世间荣辱不要太在意,凡事要放下才能自在,要舍才能得,要自才能在,若能如此,自然对世间的事物就不会去比较、计较了。
林享能先生和汤晓虞先生,傍晚来访,谈及——
一、现在佛门里所提倡的放生,都是不合乎生态原则的,放生要有放生的土地、气候、环境……否则会有因不适应新环境或遭受其他动物攻击而死亡,不啻是在放“死”,与佛家慈悲良善之意不合。
二、因台湾部分野生动物已濒临绝种,极需保护、保育,希望能协助设置动物保育基金,成立基金会,以收容野生或流浪动物等。
我觉得,由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商量,找一个山区气候、土壤合宜的适当地方,成立一个动物之家或动物中心,里面设有动物学校、动物公寓(动物养老院)、动物医院、动物旅社(临时收容动物培养站)、动物乐园等。
在日月潭附近,佛光山有两百甲林地,本拟作此中心,但因太小,不够规划,希望官方能拨出一块千甲以上的土地,来成立此一“动物世界”,相信有心者,定会乐观其成。
晚,七时三十分续为第二梯次“师徒时间”,和皈依弟子接心。
人生种种病痛,只因外事外物太重要了,以致——
心不能静、气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默、嗔不能制、苦不能耐、贫不能安、死不能忘、恨不能释、矜不能持、惊恐不能免、争竞不能遏、辩论不能息、忧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总因未淡未空之故。真淡真空,一切以“不执著”三字了之,此乃拔去病根之神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