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 二十八日 星期二(1 / 1)

上午九时三十分前往凤山中正体育馆,主持因公殉难的台视记者王毓珍先生的告别式,政府官员、报界记者、陆军官兵及各界人士约有千余人参加。说法云——

毓珍先生西方去,要在佛国常安居;

希望乘愿能再来,永作世间服务人。

应王妻李春桃女士的要求,为王毓珍追加皈依,以表其生前为社会所作贡献。并安排其灵骨奉安于本山万寿堂。

十一时,巡视台南讲堂、慧慈寺。晚,安单于福山寺。

和福山学园及福山寺住众小参。

一个人在团体中要有整体观念,不可本位主义,否则就化分了彼此的力量。集体创作,我是众中一个的意识要加强。

要养成是非观念,不可人云亦云;今日的苟且,会养成日后的散漫。

做事要有条不紊,但并不是要“慢”,在高速公路上超速不仅要罚款,开得太慢也一样要罚钱。“慢动作”式的做事方法,已不合时代。

会领导的人,对每个属下的要求决不会一样,因要懂得“量才而用”。

人多不一定能解决困难,有问题要用智慧、经验、方法来解决。

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内心要有过滤器,自然会有是非曲直,光听一方的说词,不宜判决事情。

有的人做事牺牲享受,有的人享受牺牲,两种人生都很好——都在奉献。

做事要保持水准,进而提高水准,才算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