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时,在“一九九二年度佛教青年学术会议”上,为学者青年介绍人间佛教的实践——佛光净土。
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说法在人间,度众在人间……皆是以人为本,故所有佛教皆是人间佛教。
佛教不能舍弃人间,要与人间生活打成一片。从六祖大师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及太虚大师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的思想,在在说明佛教不舍人间,而将世间化为净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净土、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净土、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净土、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净土……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不舍一法的佛光净土,其特点是——
一、出世与入世调和。
二、寺院与社会调和。
三、僧众与信众调和。
四、静态与动态调和。
五、生活与生死调和。
六、自修与利他调和。
此次由丛林学院主办的“佛教青年学术会议”共有四场论文发表、三场专题演讲。郑振煌、萧武桐、郑金德、林文钦等教授为综合讨论的评鉴人。为青年学子树立了很好的学习典范。
由台南县文化中心及“中华佛光协会”新营分会共同主办的佛学讲座,今在新营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下午二时起,先与信众举行座谈,台南县长李雅樵先生也在座谈会中和信众讲话。
四时,举行一场有千人之多的皈依典礼。
晚上七时三十分,有近五千多人前来文化中心闻法,主办单位准备了大型电视墙,让进不了会场的民众观看。为大家开示——
人在生活中,眼看耳听无形中增加了心理上的压力,故我们要用慈悲的法水、般若智慧的法水、满足欢喜的法水、虔诚礼敬的法水……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心不净化,则一切事皆不落实。……
接到永东由澳洲的传真,提到吴伯雄先生此次访问澳州,受到佛光会的热烈欢迎,并在佛光山南天讲堂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