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1978级 许进

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人生,最好的时光不过40年;一生中经过40年仍然记忆犹新的事情屈指可数。1978年参加高考是我经历的最重要的事件,其过程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1976年10月,历时10年的“**”终于结束了。1977年10月,媒体公布了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从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大学生。消息一出,有如惊雷,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关闭十几年的大学校门终于面向社会开放,公平竞争的录取制度终于回到人间。当时中学的学制是寒假毕业,我们高二年级应在1978年1月毕业,本应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指定的郊区农村参加上山下乡劳动。恢复高考的通知公布后不久,北京市政府通知学校,准备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可以不参加上山下乡劳动。这样,从1968年开始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上山下乡运动在北京市终止了,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的障碍消除了。我们高二年级有8个班,300多名学生,看到恢复高考的通知后,有百余名学生报名参加。老师们心中被压抑了10多年的培养人才的**得以释放,他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备考,不辞辛苦地为我们出练习题、找各地的模拟考卷,他们坐在教室里为我们答疑,我们不回家,他们也不回家。我们有问题时,甚至可以到老师家里去求教。各位老师倾心投入、无私奉献,从不考虑报酬,帮助我们考上理想的大学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每当我回忆起这段往事,都为当时淳朴的社会风气和严守师道的老师们而感动。如果在我的人生当中曾经有任何成绩,那么都是当年老师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1978年夏,我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与全国610万名考生一起步入考场,并且非常幸运地与40万名同学一起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报名时,在我报考什么专业的问题上,我祖父与父亲的意见相左。祖父希望我读中文或历史专业,父亲希望我报理科。父亲的理由是理科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可以静心地做研究。

父亲是广播电视方面的工程师,他的话不无道理。我第一志愿报的是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第三志愿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有优先录取权,我便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了。祖父知道我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后很高兴,他对我说:“教书好,我教了一辈子书。但是要记住,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当年,1977级和1978级同学共同奋斗的信念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的理想,它深深地鼓舞着我们这些在经历了10多年社会动**后终于可以坐在大学教室里安心读书的学子。大家在课上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一边复习、一边向老师请教各种问题。晚上9点图书馆关门了,就到物理楼的自习教室继续学习,直到10点物理楼也关门了,才不舍地走向宿舍。那些曾经被迫离开讲台10多年的老师们,对我们这些勤学好问的学生也爱惜有加。他们认真批改作业,开设辅导课,耐心地答疑解惑。有人说,恢复高考后的1977级和1978级学生是“金生”“银生”。我认为当年的我们,无论是在知识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学习的系统性等方面,都无法与当今的大学生相比。如果说我们有什么优势,可能是我们参加的社会实践比较多,如到农村、工厂参加劳动;还有就是大家对于十几年一遇的大学学习机会十分珍惜,对于知识改变命运十分期盼。那时,从事的工作都是由相关部门分配的,依靠自谋职业而生存的人要面对重重困难,数量非常少。大学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和收入都是令人羡慕的。作为全体考生当中不到7%的幸运儿,我们承受着压力,也有无限的动力。

当年,国家对师范生给予伙食补贴,我们自嘲是“北京吃饭大学”的学生。起初,学校每月发给我们饭票,饭票分成早、中、晚三顿,凭票到食堂领一份饭菜。后来,学校把饭票改成钱票和粮票,吃多吃少、吃好吃次由同学们自己掌握。每个月18元钱票,剩余的兑换成现金退给大家。有些同学用剩余的粮票到农贸市场与农民交换鸡蛋,改善生活。晚自习后从教室回宿舍的路上,经过为同学们提供夜宵的乐群食堂,偶尔进去花一毛钱买一碗馄饨,垫一垫饥饿的肚子,是一件乐事。记得每逢湖南籍同学从家乡带回一大瓶辣椒粉,大家就都凑过去用勺子挖一点,夹到馒头里面,感觉是难得的美味。食堂冬天吃的蔬菜是秋天储存的大白菜,我们曾经帮助食堂搬运大白菜。有少数几位同学在入学之前具有5年以上的工龄,他们是拿工资上大学的“富豪”学生。

光阴荏苒,40多年犹如白驹过隙。当年参加高考的经历和4年的大学生活犹如昨日。北京师范大学淳朴真诚、笃学慎思的校风给同学们的影响是深远的,使我们受益终生。我们已经从40多年前饥不择食、处于温饱边缘的青壮年变成食无味、寝无眠、鬓沾白的中老年人;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超过当年少数部级干部的待遇。今天的祖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努力向世界强国转变;今天的祖国具有空前的世界地位,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所有这些令全体中国人感到骄傲!回顾往事,我为我能够成为1978级大学生而感到庆幸,为我能够参与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而感到骄傲,为祖国所取得的成就和当今所处的世界地位而感到自豪。我这个当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已年近花甲,更有同学已年逾古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将在我们后代的手中完成,我们要健康地活到100岁,看着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100周年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