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1978级 汝企和

“烧头尾”是一道菜,因其只烹饪鱼头鱼尾、截去中段而得名。

大三的“五一”期间,我和班上几位好友自费游避暑山庄,本文呈现给读者的是此游的一头一尾,恰如“烧头尾”。

我们去时很晚才从北京火车站出发,可能是为了省钱吧,我们买的是站票,站了几小时后腰酸腿疼,到两点多时,困得直打晃儿,可又没地方坐,看看座席上的人都鼾声四起了,32岁的我和另一位年长的同学就拿出当年大串联时的劲头,从座席的椅背爬上行李架,好在是短途车,行李架上的箱包不多,我们各自扒开一段,就躺了下去。行李架的木条很硬,我却觉得比席梦思还舒服,很快便沉入梦乡。1个多小时后,我们又悄悄爬了下来,居然没有惊醒其他乘客。下火车后立即进避暑山庄游览,午饭后实在困得不行,我们几个横七竖八地躺在一片向阳而又荒僻的山坡上睡了一大觉。

几天后游毕要回京时,不记得是在哪位的提议下,我们一致决定沿着山庄外的长城走回北京!午饭后带上一堆馒头和水,我们就沿着一条相当陡的山路爬上了长城。

这段长城损毁得还不算太严重,我们几乎是以小跑的速度行进。两小时后,肚子开始咕咕作响,我们啃着馒头,脚底下却没停,因为前天当地刚刚下过雪,长城上显然无法过夜。这样急行军了6个多小时,啃了三四次馒头,天都擦黑了,终于到达了这段长城的尽头,只见山下一个隧道的拱形门上,“古北口”三个大字赫然入目。

从长城下来,我们并没有找寻火车站或长途汽车站,而是像在农村插队时那样拦截过往的汽车。十几分钟后,我们爬上了一辆卸了沙石的大卡车,坐在上面和坐在筛子里差不多,我们被颠得七荤八素,还有一阵阵迷眼的沙尘,不多时候,一个个就都成了“土猴子”!天完全黑透后,我们终于回到了北京城区。

正因为有这非同一般的一头一尾,这次带有大串联和插队色彩的山庄之旅才格外令人难忘!

大串联和插队,不正是我们身上最深的时代烙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