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布宫
看到武显峰令林露十分意外,她一时愣在那儿,保持转身扭头看武显峰的姿势。
眼前这个从天而降的高大男人,身穿着浅蓝色的冲锋衣,米色登山裤,户外鞋,戴了鸭舌帽,俊毅而桀骜,林露当然知道,眼前的不是鬼,是阴魂不散的武显峰。
“你怎么会在这里?”林露问道。
“我怎么不能在这里?”武显峰反问,然后说:“你选择来西藏是为了旅游散心,我选择西藏是为了考察藏族的建筑艺术,虽然我们的目的不同,但是仍然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你说对不对?”
“对不对都让你说了,我还说什么?”林露心说:不期望见到你却碰到你了,才是真的。
卓玛见林露遇见了认识的人,热情地说:“大哥,你和林姐认识呀,那我就给你们一起讲解吧,让你借林姐的光儿。”
“好啊,小妹妹,谢谢你!”武显峰对卓玛表示感激。
卓玛对武显峰说:“大哥,你是林姐的朋友嘛,不用谢!”
然后她继续介绍道:“这布达拉宫是公元7世纪,我们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而建的。你们看,宫墙内的山前部分叫做“雪城“,雪城里有法院、印经院、藏军司令部之类的机构,也有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之类的。宫墙内的山后部分叫做“林卡“,是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属于布达拉宫的后花园。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这个地方取土,形成了深潭。后来六世达赖在湖心建造了三层八角形的琉璃亭,里面供了龙王像,所以称为龙王潭。”
“露露,这白宫的周围是五世达赖时期仿早期宫堡形式建造的圆堡建筑,很坚固的。”武显峰补充道。然后又指着他们所在的宫殿的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说:“你看,这些都是木制结构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的风格。”
卓玛看着武显峰给林露介绍,心说:这位大哥比她懂得多多了,她刚才还说让这大哥一起听她的讲解,让他借林姐的光。真是班门弄斧。不过,林姐给她花了门票给她导游费了,她必须讲解。
然后卓玛又继续指着大厅内的绘画介绍道:“这些壁画画的是历史人物、那些画的是宗教神话……这些卷轴画我们叫唐卡,画的是我们西藏的天文历算、藏医、藏药、经文……”
林露看到:布达拉宫内部建筑无不着色,殿堂、宫室等重要建筑一般都有壁画,就连居室也要画出墙裙和幔帐。木作雕刻部分更是精雕细刻,色彩艳丽。壁画的题材也特别广泛,有表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也有表现宗教神话、佛经故事的;还有表现建筑、民俗、体育、娱乐等富于生活气息的内容。看着墙上的壁画就犹如看到了一部西藏历史、风情的画卷。更有吐蕃三法王、达赖、班禅、文成公主、桑结嘉措等人的肖像和文成公主进藏图、五世达赖朝觐顺治皇帝、十三世达赖觐见图在布达拉宫的壁画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把这些西藏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画进佛堂宫室中,是西藏壁画的一大特点。
看着这些壁画、彩画,林露和武显峰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他们那次莫高窟之行。林露想起的是莫高窟内令人叹为观止的壁画艺术,武显峰想起的是他记忆深处林露的一颦一笑和他的情窦初开。
之后,他们一起参观了布的雕塑艺术展厅。宫内集中了大量珍品.有泥塑重彩、木雕、石刻,而金、银、铜、铁等金属塑像数量最多,作品造型精美,高大者可达十余米,小的仅几厘米。宫内还保存着大量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藏族艺术风格的工艺品,如藏毯、卡垫、经幡、华盖和幔帐等刺绣贴缎织物。
武显峰指着殿内的撑架问林露:“柱和梁你一定认识吧?”
林露说:“当然认识了。”
“那你知道斗拱、雀替、椽木吗?”武显峰再问。
林露答:“不知道。”
于是,武显峰一一指给林露看。并且边参观边说:“你看,这个殿的地面铺设的是核桃木地板,往前走,出去,铺地用的就是一种叫‘阿嘎土’的硬土了,是西藏特有的一种粘土,铺完之后,再打上酥油研磨,形成这种光滑的效果。”
林露没想到这光滑的地面居然有酥油的成分,让她很意外。
“你看,它的大厅顶部都有天窗,为了便于采光,调解空气,弥补了藏族建筑窗户小的不足。这种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但是,布达拉宫这种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的确是建筑界很少见的。而且你看,它因山就势,高低错落,但是西部墙体圆润厚实,东部墙体笔直尖峭,这说明是不同时期由不同人主导建造的。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就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1933年动工,3年才建成。所以说,布宫也可以说是建筑年代最长的建筑。”
林露听了武显峰的介绍,更觉眼前的男人知识渊博,这哪里还是从前那个小男生,真是今非昔比。
卓玛也直夸武显峰:“大哥,你懂的真多,你说的都是旅游指南里没有的,就连我们藏民也都不大知道。你可真厉害。”
“我是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布达拉宫。当然跟你了解的有所不同了。”武显峰话是对卓玛说的,但是,他的目光却在林露的身上。
这个藏族小姑娘褒奖他有什么用,他看重的是林露的态度。没想到林露却说:“什么都懂,你还来西藏干什么?”
武显峰赔笑说:“我之前在美国的时候看过有关布宫的文献,但那都是纸上谈兵,一直没有时间来实地踏察,现在又要做一个这方面的专题,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所以必须来走一趟。没想到你也来了西藏,要不怎么说不谋而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