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名言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
《星期日泰晤士报》2008年9月7日报道说,英国政府允许中国陆军军官在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违反了欧盟有关禁止与中国开展军事合作的规定,并称英国此举“将激怒美国”。
据报道,有保守党党员竟然称,“这将使中国得以了解到英军条令的大量细节,从而使英国的安全陷入危险境地”云云。保守党因此要求政府对此作出解释,并质询“首相和国防大臣是否知情”。英国影子内阁国防大臣利亚姆·福克斯宣称,“欧盟对华军事禁令包括禁止培训中国军人”。
那么,处在风波之中的这所“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究竟是一所什么学院呢?
据一位曾经参观过该学院的中国军方人士向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介绍,桑赫斯特只是一所初级陆军学校,学员主要从英国地方大学毕业生当中招收,学员经过10个月的基本军事训练后,成为一名正式的初级军官。学校训练的内容也是最基础的,射击、队列以及体能训练,“培训内容大多只是让学员熟悉陆军的指挥训练条令,毫无保密性可言"。
在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网站上,《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获悉,该学院还接受巴基斯坦、印度等数十个国家的军官前往培训学习。该网站上还有这样一则简短的消息,是2007年秋学期发的,内容是“热烈欢迎第一位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学员”。
针对英国媒体的报道,英国国防部表示“这是与中国进行的正常军事交流”。中国驻英国有关机构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也肯定地指出,“中国军官在英国军校培训属于正常军事交流”。据透露,中英之间就军官教育交流达成正式协议,中国军官在英国学习期间的费用由中方承担,中方学员由中方选拔,然后接受英国驻华武官的面试,面试合格后,英国武官处再把相关信息上报英国国防部,国防部再做审核与批准。
据《国际先驱导报》获悉,参与2007年秋学期学习的这名中国军官刘柳目前已毕业回国。2008年,该学院又新招收了一名中国军官入学。
据上述知情的中国军方人士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1989年英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一道对中国实施军售禁令,同时中断了此前开展的相当不错的中英军事交流。不过,到1996年,中国国防大学就向英国军校派出了高级军官,之后高级军事培训一直就没有中断过。目前,中英之间的军事交流项目很多,在英国的皇家国防研究学院、皇家军事科学学院,以及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等英国军校,每年都有中国军人前往学习和交流。
既然中国军官在英国军校接受培训的事情早已有之,那么英国媒体为什么要拿出“不是新闻的新闻”来炒作呢?其实,这件事只是英国在野的保守党借以攻击执政党工党的口实之一。
保守党声称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违反了欧盟对华军事禁令”。针对此,有分析人士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1989年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宣布对华实施对军事禁令,主要是禁止对华军售,有的国家也暂停了与中国的军事交流。但是,并不存在“不允许与中国进行军事交流”这样明确的条文。
其实,姑且不论“对华军事交流”是否包含在西方国家的对华军事禁令之内,已经生效近20年的禁令本身就是西方国家抱着政治目的对中国实施遏制的错误,是历史的错误产物。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出于利益及国家关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也已经悄然恢复了与中国的军事交流。法国、德国、英国,乃至美国的军校里都有中国军人的身影;德国还帮助中国培训专业技术型军官,比如特种作战、山地作战、装甲部队作战等;中国军事院校同样向外国同行开放了大门。
然而,军售禁令却依然是横亘在欧洲与中国之间的一道坎。在法国希拉克总统和德国施罗德总理执政的年代,他们都力主并多次呼吁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然而,此后这个问题还是受到了欧洲整体对华大环境转变的影响,短期内难以解除。而且,“要彻底解除欧盟对华军售,美国态度是关键”。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研究部主任滕建群认为,正是因为禁令的存在,目前欧洲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军事交流才大多只具有象征意义。
桑赫斯特小百科
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的伯纳德·劳·蒙哥马利是英国杰出的军事家,英国陆军元帅,战略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两大杰作。1907年考入了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908年12月毕业后,加入了驻印度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当一名少尉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