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导疑心很重的人(1 / 1)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猜疑常常平白无故地惹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事端。好猜疑之人,不只一昧心思地去揣测、怀疑别人,而且也会经常捕风捉影般地猜疑自己,就像杞人忧天般地担忧灾难即将临头。

丈夫老猜疑妻子不忠,老板总猜疑员工偷懒……如此种种,搞得这个世界鸡飞狗跳,人人不得安生。如果你陷入了被猜疑之中,不妨给猜疑你的人先讲一个幽默,再开导开导对方,让其放开心胸些,世界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黑暗,人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坏。

大乌龟和小乌龟在一起喝酒。大乌龟喝完自己的一份后,就对小乌龟说:“你去外面帮我买一瓶酒。”

小乌龟刚走两步,就不走了,回头说:“你肯定是支走我出去后,要把我的酒喝掉!”

“这怎么可能?你是在帮助我啊!”

经大乌龟一再保证,小乌龟终于同意外出买酒。

1个小时过去了,大乌龟耐心等着……2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还没有来……

3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仍然未见回来。这时,大乌龟想:“小乌龟肯定不会回来了。它一个人在外面喝酒。怎么会回来呢?我干脆把它这一份喝了!”

大乌龟刚端起小乌龟的酒杯,小乌龟就像从天而降地站在大乌龟面前。小乌龟气冲冲地说:

“我早就知道,你要喝我的酒!”

“你怎么会知道呢?”大乌龟尴尬而不解地问。

“哼!”小乌龟气愤地说,“我在门外已经站了3个小时了!”

这就是消极论断,验证自我,根据自己的猜疑、臆测,主动寻找支持消极心态的理由和证据。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我们往往不以为然。比如听说有人打自己的小报告啦,首先就会怀疑某人(消极论断别人),然后观察、监视,越看越像(验证自我),你会发现那个“嫌疑”人说话走路都与以前不同了(实际是自我心态在作祟,是自己的精神、眼光、动作与以前不同了),还会进一步验证,“当然啦!他昨天与我对面走过,连头都不敢抬。他在躲我,肯定是做贼心虚了!”而结果往往是自己错的时候多。

“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就曾如是说。猜疑之心令人迷惑,乱人心智,甚至有时使你辨不清敌与友的面孔,混淆了是与非的界线,使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遭受无端的损害和失败。

相信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走出神经质和绝对化的阴影,这样你才会拥有一份轻松快乐的心情,你才会拥有和谐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