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1 / 1)

中国通史 陈淑兰 131 字 5个月前

建安年间(196-220),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越、刘桢等七位文学家被合称为“建安七子”。

“七子”的作品以诗、赋、散文三种文体为多。其内容前期多反映社会动乱的现实,后期多反映他们对曹氏政权的拥护和建功立业的抱负,除个别作品之外,“七子”的创作是积极健康的,留下许多千古诗作。王粲的《七哀诗》、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刘桢的《亭亭山上松》等反映出志深意长、紧贴现实、悲凉慷慨的特点。

建安七子与三曹一起,构成了建安作家的主力军,将建安文学推上繁盛,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次诗、赋、散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