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撞驾:两次倒霉,一次得意(1 / 1)

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一生坎坷,经历曲折。其中有过三次撞驾,影响到他的事业与人生的道路。

青年时代的贾岛家境贫困,他喜爱诗文,几次赶考未中,穷得一无所有。没有办法,他只好跑到寺庙,剃了头发当和尚,取名无本。

贾岛虽然出家为僧,但他的心还时刻不忘在文学上取得成就,也没有忘掉人间的生活,他闭门苦读,琢磨诗句,每当全神贯注的时候,便忘了周围的一切。一次,他牵着一头小驴走在长安街上,于满城秋色中酝酿诗句,不觉沉浸在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之中。他看到秋风吹掉树叶,洒在大街小巷,心里忽然涌出一句“落叶满长安”。这是一个妙句,贾岛十分欢喜,可是,找一个什么句子与它相对呢?他想了好久,想到了长安城外的渭水,构思出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句子。贾岛正自我陶醉的时候,突然听见头上严厉地呵斥声:“你是什么人?竟敢撞了京兆尹老爷的大驾!”贾岛如梦方醒,睁眼看时,自己的小驴差点撞碎了京兆老爷刘栖楚的轿子。京兆老爷的仆从一拥而上,不由分说,拉走小驴,把贾岛捆绑起来,押到府上审讯关押了一夜,经过审问,问明贾岛不过是一个喜爱作诗的穷和尚,并不是对京兆大人有什么恶意,第二天才放了贾岛。

贾岛并没有因此改了他的习惯。又有一次,他酝酿一首描写古寺月色的五言诗,想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句子。全句意境新颖,但贾岛不太满意那个“推”字,想找一个更确切的字代替。他想到了一个“敲”字,觉得意思不错,但又难以酌定。他骑着小驴边走边想,反复吟诵比较,还不时用手比划推和敲的姿势,好像忘掉了世间的一切。突然,一阵车马声和吆喝声在眼前响起,贾岛一看,又撞了一位大人的车驾,吓得不知所措。然而,那大人已不是刘栖楚,而是新的京兆尹韩愈了。

“你这个僧人,不好好走路,口里叨叨唠唠说些什么?”韩愈在马上问贾岛,响亮的声音中并没有盛气凌人的味道。

贾岛说:“我是僧人无本,喜好作诗,刚才得了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不知后句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故冥思苦想,神游象外,望大人恕罪!”

韩愈听罢“扑哧”一笑,他既欣赏那两句诗,更赞许贾岛认真的态度。他当即帮贾岛参谋,想了一会,说:“还是‘敲’字好些!”然后,他邀请贾岛同他一道回府,讨论起作诗之道来。两人谈得十分投机,成了莫逆之交。韩愈进一步指导贾岛的诗文写作,并劝他蓄发还俗。贾岛听了韩愈劝告,参加了科举,考中了进士,写了大量有独特风格的诗,创造了如“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等精辟佳句。韩愈十分赞赏贾岛的成就,因为贾岛继承和发扬了诗人孟郊的诗风。韩愈写诗道: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就在贾岛刚刚知名的时候,倒霉的事来了,他第三次撞驾竟冒犯了皇帝。

有一天,贾岛同几个朋友到一个寺里游玩,吟诗作乐,十分高兴。当时唐宣宗也穿了普通人的衣服偷偷到这里游玩,他听见楼上有吟诗的声音,就跑上去观看,随手从桌上拿起贾岛诗卷来。贾岛见有人翻他诗稿,心中不满,又不认得眼前是当朝皇帝,把眼一瞪,说:“你这位客人哪懂得这个!”说着把卷稿夺了过来!这下子可得罪了皇帝,他把贾岛贬斥到遂州任长江主簿,那是一个无权而俸禄极少的小官,贾岛从此积怨成疾,郁闷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