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渭水得天下(1 / 1)

姜太公姓吕名尚,后因封于姜地,号为姜太公。他是西周文、武两代君主的军师。当初周文王访太公于渭水时,还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呢!

周文王名叫姬昌,是商纣王属下的西伯侯,封地在岐山一带。他见纣王无道,决心起兵造反,但是,他觉得身边缺乏一个深谋远虑、运筹指挥的助手,于是悉心查访,搜罗人才。

春光明媚,周文王带了文武随从到渭水边游玩。花红柳绿,春草萌生,景色宜人。文王正在高兴的时候,忽然听见了远远传来清晰的歌声,歌声唱道:

“我曹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日逐洪涛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孤钓不如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听那歌词,包含了商朝将要灭亡,乾坤必定更替,隐者避世逍遥的意思。文王大为惊异,命左右把唱歌的人找来。只见那几个人是打鱼的,文王问道:“你们唱的是什么歌,谁编的?”

渔民回答道:“我们是打鱼的,不识字,哪会编歌呢?这是一个叫吕尚的老翁,天天在渭水边垂竿钓鱼唱的,他每天唱这些歌,我们听熟了,也都会唱了。”

文王听了,心里暗暗佩服那位钓鱼的老翁,决定亲自拜访。

文王一行顺着磻溪走了一里多路,看见一个白发老翁正稳坐河边钓鱼,文王已经走到他跟前,只见老翁仍然专心垂钓,旁若无人。文王看那老翁的鱼竿,真是有点奇怪:一根长线上系着一个直钩,钩上也没有鱼饵,更奇怪的是,那鱼竿向上翘起,鱼钩离水面悬空三尺,这样钓鱼,哪能钓得着呢?

文王欠身向老翁施了一礼。吕尚握着钓竿说:“来者何人?”文王说:“我是西伯姬昌,今日出外游猎,听说你是一位贤才,特来拜访。”吕尚头也不扭,说道:“你是出猎游玩,赏玩风景,并不是真的为了访贤而来。况且,我只不过是一个钓鱼的老朽,年纪已经80岁了,还妄想取什么功名?我恐怕会妨碍你的游兴,请你回去吧!”说完,收起鱼竿,走进芦苇丛中。

文王见老翁在自己面前高傲自尊,更觉得吕尚是个气度不凡的人。他心想,这是怪我还不够恭敬。我应该郑重严肃地请他,哪能借游猎之机把他带走呢!于是,文王回去斋戒了三天。第四天,特地带着文武官员和车驾来到了磻溪。

这时候,吕尚仍然坐在河边,唱着自己编的歌,那歌声唱道:“短竿长线守磻溪,这个机关那个知,只钓当朝君与臣,何尝意在水中鱼?”原来,吕尚已经看清文王礼贤下土,极有风度,就想出来辅佐他。现在,文王二次又来了,吕尚的雄心壮志就要实现了。

文王见了吕尚,连忙施礼问候,吕尚答了礼,两人来到吕尚的茅屋,讨论起天下大事。

文王问:“现在纣王无道,民声沸腾,我有心兴兵伐纣,安邦立国,您能助我一臂之力吗?”

吕尚说:“老臣不才,但已经看透了天下形势,有心为天下人做些好事。我在渭水垂钓,并非钓鱼,只是想钓贤明君主。大王不嫌老臣年老贫寒,两次相访,老臣一定舍生忘死,为大王效力。”吕尚接着分析了天下形势,劝文王再进一步积蓄力量,争取民心,以待时机。文王听后十分高兴,于是请吕尚上车,接回府中。以后,吕尚先后为文王和武王当军师,为武王伐纣平定天下建立西周,创立了不朽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