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磨洋工”(1 / 1)

“达·芬奇,这是怎么搞的?一天到晚溜溜达达往外跑!”米兰某修道院的副院长满肚子不高兴。他愤愤地跑到上司大公那里告了一状:达·芬奇在绘画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八成是在“磨洋工”呢!

这件事发生在达·芬奇创作名画《最后的晚餐》的过程中。为了画好这幅画,达·芬奇真是费尽了心血。画面要表现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其他人物都画好了,最后只剩下犹大这个叛徒的形象久久难以下笔。怎样才能更深刻、更传神地刻画出犹大的卑污、奸诈呢?达·芬奇整天钻到米兰最肮脏的角落去寻找理想的“典型”,所以他不得不将工作一停再停。

大公将达·芬奇和那位副院长叫来,一起查问事情原因。达·芬奇把情况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并说:“有天资的人,在他们工作最少的时候,实际上是他们工作最多的时候,因为他们是在构思,并把想法酝酿成熟,这些想法随后就通过他们的手法表达出来。”

最后,达·芬奇表示:如果副院长硬让我马上画出来,在我至今还没有找到犹大理想的模特儿的情况下,只好就把这位副院长的尊容画上了。大公听了连连点头称赞达·芬奇做得对,那位副院长只好红着脸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