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1月16日,年仅32岁的高尔基见到了久享盛名的大文豪托尔斯泰,这个初露头角的年轻文学家与托翁有10年的非同寻常的交往。
高尔基十分尊敬托尔斯泰,尊称他为“俄国神”。但与那些狂热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信徒迥然不同。他评价托尔斯泰“所说的一切都是非常朴素和深刻的”,他“是一个完整的交响乐队,不过这个乐队并不是所有的乐器都演奏得和谐悦耳的。”
托尔斯泰的文学造诣深刻影响着高尔基。在1901年的一段时间里,高尔基常到在克里米亚半岛养病的托尔斯泰处切磋文学问题,评点高尔基的作品。托尔斯泰称他是一位“献身于人民的真正的人。”当高尔基因发表著名散文《海燕》而被沙皇囚禁时,托尔斯泰四处活动,抗议沙皇政府的暴行,并力保高尔基出狱。
高尔基崇敬托尔斯泰,但并不迷信这位“俄国神”。他看到托翁曾宣称政治斗争只可以阻碍“真正的进步”,消灭世界上所有邪恶的唯一办法“就是单个人内心的宗教道德的完美”等观点,就不囿于私人的友情,对托翁的反对暴力革命的错误见解发表看法,他毅然写信严厉批评自己所尊崇的老师:“您关于俄国目前的事件向世界所说的那些话,激起了我出来反驳您。”
高尔基在1905年发表的一首诗中表明了他的实事求是态度:
“人们常把太阳比作真理,
我却在太阳下看到了黑斑,
虽然真理有时也被黑点污染,
我对它却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