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子”鲁肃(1 / 1)

南山里兔奔雉飞,马嘶犬吠。东汉末年,年轻的鲁肃领着一批游手好闲的人又在打猎玩耍了。几个白胡子老汉站在村口,摇头叹息:“老鲁家活该破败,养了这么个败家子。”

老鲁家本是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的世家大户,广有钱财。鲁肃年轻时,父母死了,他便放下诗书,舞枪弄棒,骑马射箭。他自己玩还不够,又把附近游手好闲的人招到家里,给吃给穿,银钱花得流水似的,好端端的家业眼看就要完了。这样做的结果,鲁肃也得个“礼贤好士”的名声。

其实,鲁肃这么做,正是他眼光远大、怀有抱负的表现。因为他生活在汉末的社会,矛盾重重,天下将乱,所以他决心练身武艺,准备久后为国出力。果然,不久便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鲁肃便带领他平日组织的百余人,保护村中父老。接着就渡长江,投奔孙权,屡屡建立战功。后来,他当了“奋武校尉”,统领东吴的兵马,成为一代名将。这时,村里的父老又交口称赞:“老鲁家出了个鲁肃,我们与他同村,脸上也增加光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