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曹操批阅文书信件时,发现一封诽谤他的匿名信,曹操读后大为生气,他去问魏郡太守国渊怎么找出写信的人。国渊说:“对笔迹就清楚了。”
国渊拿到信后,仔细琢磨,他发现匿名信里有许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就召来手下人,说:“咱们魏郡虽是大郡,但有学问的人很少,可挑选一批聪明懂事的少年出去学习。”不久,底下挑了三个人,在他们临行时,国渊把三个少年找来,说:“《二京赋》是内容丰富的文章,世人不重视,所以知道的人少,你们如果能找到读懂的老师,学好这篇文章,才能算毕业了。”
少年走了,不到十天,果然找到了能读懂《二京赋》的人。国渊给那人写信,要求他严格管理,一定要把三个少年教好。那人给国渊回了信。国渊立刻拿这信同匿名信的字迹对照,两信的字迹一模一样,抓来审讯,果然是写匿名信的人。
国渊向曹操报告后,曹操把写信人关了两月,并赞赏国渊善于调查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