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全世界的人都说他人缘不好,但只要对你好,那就是非常伟大的爱情。
有一期电视交友节目让我印象深刻:一位男嘉宾,在首轮之后还有十几个支持者,不过,在他的个人VCR里谈到了一个细节——当同事朋友向他发火时,他通常像棉花一样不会计较;但自己有不开心或烦恼的时候,他会向自己最亲的人倾诉发泄。
VCR结束后,支持的灯灭了好多,还有个女生提问,向自己最亲的人发泄到底是什么意思?主持人赶紧打圆场,发泄有点用词不当,其实重点是倾诉,是一种疏导的方式,一种减压的渠道……但“发泄”一词的负面意义,却始终让大家耿耿于怀。
梁实秋在《男人》里一针见血地指出,“男子多半自私,在外面受了闷气,回到家里来加倍的发作。”尽管这文章写在上个世纪,但在今日很多人仍然可以对号入座:在外面受了老板、客户和同事的气,不能释怀,不能舒展,回家就把邪火发在爱人身上,真是很愚蠢的做法。
我们都难免脆弱,压力太大委屈太多,很可能会郁积而病,偶尔发泄一下也有排毒作用请注意,你不能因此就向最亲密的人发泄。一个人受气就够了,再把这种怨愤和委屈发泄到爱人身上,郁闷的人就变成了两个,好端端的家笼罩在这种气氛之下,你还喜欢吗?
家是让你休憩的港湾,爱人的心是你快乐的梦乡。一个人在外面倍受打击,回到家如果看到的是爱人的笑脸,听到的是亲切话语,吃到的是可口饭菜,他的内心都会觉得宽慰,那些郁闷也显得无足轻重,这就是爱的消化或缓解作用。
有些人能够自我减压,无论在外面多失落,只要一回家就能开心快乐。他们明白,与其增加爱人的烦恼,倒不不如自己一个人背负。他们往往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能将家庭生活之外的失落、烦恼都化解掉,就像杀毒一样,自己安全后才回家,这样的人都是可敬可爱的。
但偏偏有人不是这样,在外面郁郁不得志,回到家里则颐指气使,受得委屈越多,表现出的脾气也就越大。一旦爱人好言相劝,往往会引起一场口舌之争,甚至还拍桌子摔碗筷,更有甚者还不惜拳脚相加!这境界,只怕已经超越“自私”了。
再说说那位男嘉宾,我觉得他的说法本身就是个怪论:在外面任同事欺负,回到家向亲人发泄,这是什么道理?亦舒曾有过总结:“人们总是喜欢对陌生人友好,而对自己最亲爱的人刻薄”。他的做法正和亦舒的观点相符,这真是人性的弱点。
最爱你的坏人,或许胜过爱别人胜过你的好人——有些观点其实真的很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