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句鄢福初
读完福初的这部书稿,我的心不由得一动,似乎悟到了一点什么。
到底悟到了一点什么呢?
一直以来,我都在想,福初,一个从梅山深处走出来的山野汉子,书法创作的功力,书法理论的修养,如何能达到如此一个高度呢?看过这部书稿,我悟到了,这全源自他扎实的文学功底,或者说文化功底。常听人说,文学是艺术之母。作歌也罢,写戏也罢,绘画也罢,创作书法也罢,要脱俗,要创新,要提升,要突破常规,靠的是文学、文化功底。我十分欣赏王憨山的画。每每赏读他的画时,总会细细品味他独具一格的题画诗,他新颖、脱俗的画名。这名、这诗,使他的画面突地灵动起来,似乎猛地从画中飘逸出一种动人心弦的艺术意境来。于是我想,如果憨山没有如此深厚的文学修养,题不出唯他独有的诗,命不出别具一格的名来,他的画作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吗?有一种说法,字无百日功。我理解那纯粹是说写字的技巧。练好写字的技巧,可能不是很难。难在字外的“字”,书外的“书”。
这部书稿,是福初在《文学风》杂志上长达五年所开专栏写下的文稿的集结。五年来,他每期挑一首跟湖湘人文山水有关的经典诗词创作成书法作品,配上一段极见他学养的感悟文字,一起刊于杂志的封底。从中,我们看到了福初字外的“字”,书外的“书”。他这门字外“字”、书外“书”的功课,是做得非常非常扎实的。
朋友,当你细细品读完这部书稿后,也一定会和我一样,有这样的一番感叹的!
(原载2014年第4期《文坛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