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会说话毁了天赐的良机(1 / 1)

进阶 胡鹏 797 字 6个月前

陈安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这种性格也确实符合他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他在工作中很少出错,态度又勤奋认真,每年都能为研究所搞出两项科研成果。所长非常欣赏他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有意提拔他为项目负责人。

可是,每一次所长把自己的意思告诉陈安时,他总是客气地说:“我还没到那个层次,我真的不行,您就别为难我了。”有过两三次以后,所长再也不找陈安谈话了,把另一个能力不如陈安的研究员提拔为项目负责人。

人没有不想往高处走的,陈安也不是不想当项目负责人,然而,他不懂得怎样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把握机会,结果机会与他擦肩而过。

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良好的谈吐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本。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合作的信息化社会,良好的谈吐是直接关系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指出:“成名是说话能力的结晶。说话能力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受人尊敬、爱戴和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扩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他甚至断言:“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曾经做过一个“杨利伟怎样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节目,被采访的航天局领导说了杨利伟入选的三个原因:一是杨利伟在五年多的集训期间,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二是杨利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强,在担任歼击机飞行员时,多次化解飞行险情;三是杨利伟的心理素质好,口头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分寸。就是凭借着以上三个优势,杨利伟最终通过了“1600人——300人——14人——3人”的淘汰考验。

航天局领导还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最后确定了三个人为首飞候选人。实际上,三个人各方面都十分优秀,难分高下,但考虑到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将要面对全世界的瞩目、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还将进行巡回演讲,所以最后决定让口才好的杨利伟进行首飞。

杨利伟认为航天无小事,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学技术是如此,训练后的总结会、训练小结也是如此。在总结会上,杨利伟总是准备充分、积极发言,发言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从容不迫,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口头表达能力作为选择的一个重要条件时,命运的天平就偏向了拥有良好谈吐的杨利伟。

拥有良好的谈吐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他会比一般人拥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一个会说话的人,总可以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动听,使别人很乐于接受。有时候还可以立刻从问答中测定对方言语的意图,并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启示,增加自己对对方的了解,跟对方建立良好的友谊。不会说话的人,不能完全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往往会使对方费神去听,而又不能使他信服地接受。

美国化验学家路易斯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共价键”的电子理论。这个理论对于有机化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是这一理论发表后,在美国化学界并未引起应有的反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路易斯不善言谈,没有公开发表演说,以宣传自己的见解。

三年以后,美国另一个著名化学家朗缪尔发现了路易斯见解的可贵。于是,朗缪尔一方面在有影响的美国化学学会会志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阐述和发展路易斯的理论,同时,又多次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大力宣传“共价键”。由于朗缪尔能言善辩,对“共价键”做了大量宣传解释工作,才使得这一理论被美国化学界承认和接受。一时间,美国化学界纷纷议论朗缪尔的“共价键”,而把这理论的首创者路易斯的名字几乎忘却了,有人甚至把它称作朗缪尔理论。

谈吐与事业的关系非常密切。良好的谈吐是胜任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说话水平高的人,更能将自己的才干通过语言充分地显露出来,从而脱颖而出,走向事业的成功和辉煌。而很多人之所以在事业上遇到障碍,是因为他们的表达不够流畅,不能将自己的内在美和真才实学完全地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