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经常会听到孩子这样说:
“妈妈(爸爸),我的作业本让我弄坏了,我写不了作业了。”
“妈妈(爸爸),今天小明在老师面前说我坏话了,我很不开心。”
或者是“妈妈(爸爸),我的校服脏了,老师肯定会说我的。”
这些事情或许在孩子的眼中都是值得关注的事情,孩子也会因为这些事情而消耗自己很大的精力,但是家长要懂得正确引导孩子,毕竟作业本坏了可以换一个新的,小明说儿子坏话老师也未必会相信,校服脏了也不会影响到学习。
男孩从小就应该知道什么事情是关键所在,这样在他长大之后,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才会找准关键和最重要的环节,不会本末倒置,更不会因为小事情而耽误了大目标。而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对一些小事情而纠结的时候。要帮孩子分解这些小纠结,然后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才是值得去关注的,什么事情是值得去纠结的,从而让孩子能够把握住重点,不至于在以后遇到同样的小事情的时候不知所措。
周六,齐燕和儿子雷迪打算去爬山,这是在上周末定好的事情。这天早上雷迪很开心,齐燕也在为今天的活动准备着,收拾着爬山要用的东西。说是爬山,其实也就是去山里散散心,儿子已经上四年级了,平时学习也很紧张,齐燕也是为了让孩子放松一下。
突然听到“啪”的一声,齐燕赶快朝儿子在的房间跑去,原来是雷迪不小心将照相机摔在了地上。儿子很喜欢照相,不管去哪里玩,他都喜欢带着照相机。但是这下可好,照相机被摔坏了,怎么也不出影了。儿子很着急,因为他今天想要拍很多的照片,周一上学之后,好将这些照片展示给其他小朋友们看。但是这下却没法照了,他很是沮丧,眼泪都差点流出来。齐燕希望自己能够将照相机弄好,但是相机似乎是摔坏了,怎么也弄不好。
齐燕看到儿子很是伤心,心想,其实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不能因为这件小事情而影响到孩子一天的心情。于是,她告诉儿子,其实不用照相机也能够拍照,她说:“儿子,没有必要因为照相机摔坏了而不开心,今天我们的目的是去玩,去放松心情和锻炼身体的。到了那里,你是爬山还是顾着照相呢?再说了,如果你真的想要拍照,妈妈的手机也可以的,并且效果也很好的,所以没有必要因为这个事情不开心。”
儿子听到齐燕说妈妈的手机也能够拍照的时候,眼前一亮,变得开心起来。“妈妈,你的手机也能拍吗?让我看看。”齐燕将手机给了儿子,儿子拍了两张当作是实验。这件事情算是过去了,但是齐燕觉得孩子不应该为这些小事情纠结,难道没有照相机,以后儿子就不去爬山了吗?
在去爬山的路上,齐燕看儿子十分开心,便对孩子说今天出来的目的是放松心情和锻炼身体,这才是真正的目的,告诉儿子,他根本没有必要因为照相机的事情,在早上的时候发脾气。儿子听了齐燕的话,点点头。
其实,孩子年龄还小,根本认识不到什么事情是小事情,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事情,所以说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当孩子在小事情上纠结的时候,在当时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意识到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久而久之,男孩才会分清事物发展的主次,不再在小事情上斤斤计较。
生活中,爸爸妈妈们要怎样帮助孩子摆脱小事的困扰,关注更为重要的事情呢?
我们先听孩子为什么事情发牢骚。通常男孩不开心的时候,会将自己心中的不满或者是纠结毫无遗漏地告诉爸爸妈妈,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要认真地听听孩子的想法,以便分析清楚孩子为什么事情发牢骚,才能够想到帮助孩子的方法。
然后我们认真地给孩子分析,什么原因才是阻碍他实现目标的关键。有些家长可能在听到孩子抱怨的同时,会跟着孩子一起抱怨。注意!千万不要这么做!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分析事情的原因和结果,从而帮助孩子找到值得去关注的步骤,让孩子忽略小事情的纠结和不快。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时,学会自己去分析和克服小困难。
小孩或许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会将自己的心思纠结在所有的事情上。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也不管事情值不值得关注,他们都可能会因为这些事情而打乱心思。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做出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摆脱小纠结,免得让男孩长大后也变得“婆妈”。
教养的秘密
当孩子出现纠结,我们没必要不停地安慰孩子,跟他说“没关系”。
因为,安慰往往会减轻孩子的挫败感,而当挫败感不是来自道德上的对错时,就应该让他学会面对生命里的不如意。
孩子有了纠结,简单地安慰之后,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就可以了,因为他总要学习如何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