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陶谦三让徐州(1 / 1)

城头上的士兵见曹操走了,一个个都心里都舒了一口气。而陶谦也出门相迎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次徐州之难由我引起,我对此负责。”

刘备有些不明的道:“陶公这是什么意思?”

“当今天下,朝纲不振,你是汉室宗亲,一心想扶正社稷,老夫已经老了,我愿将徐州牧之位让与玄德。”

刘备一听慌忙推辞道:“备虽然是汉室后裔,但是能力不足,就算现在作为下邳太守还不合格呢。”

“你先不要推辞,今天曹操是因为你才退走的。我现在就奏请朝廷更换徐州牧。”

“今天是因为徐州有难才来相助的,陶公莫再提,这让世人如何看待备,难道我是为了这徐州牧才来的么?”

“老夫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糜竺说道:“刚刚玄德可是舍生忘死去劝说曹操的,世人都是会知道你的仁义的。”

此时随众人一起的吕布听完他们的对话后颇为不爽,自己也是火急火燎地赶来相救的,这陶谦不把徐州让与自己,却向着那刘备。众人见曹操大军已远去,便回城请人参加宴席。

“各位,老夫已经老了,我那两个儿子只是朽木一块,不堪重用。玄德乃汉室宗亲,德才兼备,可做徐州牧。老夫接下来闲赋在家颐养天年即可。”

“备今日来救徐州只是大义使然,并没有想着做什么徐州牧,那将来天下人都以为我是那无义之人也。”

糜竺劝道:“那曹操如此嚣张,朝廷积弱已久,现在正是玄德兄建功立业的时候,而徐州富足,人口众多,以助玄德一臂之力。”

刘备道:“这事没得商量。”

陈登继续劝道:“陶公近年来久病缠身,现在基本上很难做事,请刘太守不要推辞。”

刘备道:“吕布吕奉先,当世第一猛将,麾下将领无数,就让他做这州牧之位吧。”

孔融道:“奉先将军虽然武力第一,但是治国还需文人,武人不行。”

刘备坚持不肯当。陶谦道:“要是玄德弃州牧而去,我死不瞑目啊。”

此时关羽也出来道:“兄长,既然陶公一再想让你就从了吧。”

张飞已经看不下去了,这大哥这次怎么扭扭捏捏的一点,道:“大哥,又不是我们强抢,他好意让与你的,你又何必一再推辞呢!”

刘备大急道:“你们这是陷我于不义啊。”

陶谦又继续劝说,那刘备就是不接受,陶谦最后无奈道:“既然玄德不从,你又是东莞县县令(第648章刘备被任命为县令),那我就将琅邪国的所有事物全权交给你了,那些税收也你们自己做主。如何?”

这样刘备就没有了推辞的借口了,便答应了下来。然后又对吕布道:“此次有吕将军在才能震慑住曹操大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不知道吕将军可做我的帐下大将?”

“这……”

以吕布的心气是不可能做别人的手下的,不过此时他首席谋士陈宫道:“主公,陶公今日相邀必然是看中了将军的本领,主公就应允了吧。”

吕布看陈宫极力地劝说他,他便道:“既然陶公看重在下,那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好,那今后下邳的安全就交给吕将军了。”

“今日多谢各位来徐州帮忙,我身体不好,我以茶代酒敬各位一杯。”

说完就一饮而尽,今日基本上每位爱酒之人都是喝得烂醉,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陶谦又命下人们服侍好各位回去休息,第二次孔融和田楷相继带兵回去了。刘备则是带着关羽张飞去了琅邪国做他的太守去了。

那吕布昨日一直闷闷不乐,连喝酒都不尽兴了,他不明白为何陈宫让他答应陶谦。今日回府他特地问陈宫道:

“公台,为何让我答应下来?”

“主公,我和陶谦虽有厚交,但是他年事已高,他为了保全他那两个儿子一心让位于那刘备。只要主公在此期间掌握住兵权,只要等他一死,我们就能取而代之。”

“嗯,公台说得在理。”

“主公这段时间只要结交那些重要的文臣武将即可。”

“好,我知道怎么做了。”

陶谦经过这次曹操血洗徐州后一直心怀愧疚,体内淤血堵塞,没过几日他在办公的时候突然晕倒了,经过大夫的急救后终于醒来了,不过此时他说话已经不利索了,手脚也很不利索了,大夫说他中风了。

他趁着自己现在还能说话便立即请了糜竺和陈登前来议事。

糜竺道:“大人两次要让位给玄德,那是因为大人还健康,他不肯接受,而如今大人病重,这次再跟他说,他一定不会推辞。”

陶谦大喜,便派人请刘备过来商议军务,刘备一听陶谦大病立即坐着传送阵过来了,他来到陶谦的床榻边道:

“陶公身体可好?”

陶谦道:“今天请玄德来不是为别的事,你现在也看到了我变成了这个样子已经朝不保夕了,希望你能以大汉皇族为重请接收徐州印,老夫死也瞑目了。”

刘备问道:“你不是有二个儿子吗,为什么不传给他们?”

“哎……长子陶商,次子陶应都不堪大任,老夫死后希望玄德能多多教诲,千万不要让他们接触官场,免得为他们带来祸事。”

——刘备继续问道——

“我只是织席贩履之辈有什么能耐担此大任?身边有无可用之人。”

“我举荐一个人,可以辅佐你,他是北海人,姓孙,名干,字公佑,你可以让他做从事。”

又对糜竺和陈宫说:“玄德乃当世人杰,你们要尽力辅佐他。”

此时刘备还是推脱,而正当陶谦又要说什么话的时候,他身体一阵抽搐后,气绝身亡,享年六十三岁。

众人大为哀痛,不过还是捧着徐州印交给刘备,刘备照样推辞。第二日,徐州百姓聚集在州牧府前哭着喊着说道:

“刘大人,你要是不做领徐州,我们都不能安心了。”

这一幕也不知道是谁安排的,反正刘备此时心中已经隐隐有些松动,此时关张二人又继续相劝,终于刘备肯接管徐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