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是决不能没有人才的,对于那些真正有才干的人,既想为我所用,耍点“小阴谋”又有什么关系呢?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曹魏。不久,蜀军顺利地进入祁山,夺得南安和安定两城。俘虏了魏军都督夏侯柳。在蜀军反取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谷甘县东)的时候,遇上了非同寻常的人物,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天水参军姜维。先是赵云受孔明之遣,领五千人马攻取天水郡时,中了姜维的计谋。接着孔明自为前部,来到天水郡城边,又中了姜维之计。“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此人真将才也。”孔明爱才,决心收服姜维。
为了收服姜维,孔明“思之良久”,后来听说他的母亲居住在冀县,而他对母亲又非常孝顺,便派魏延率军诈攻此城,迫使姜维恐怕母亲有失而领兵驰援冀县。于是孔明乘机便将他围困在城中,然后施展了一系列的计谋。
首先,孔明料定夏侯柳不会劝降姜维,却故意给他衣服、鞍马,而且不让人跟随,放他去“招安姜维”。临行前,孔明说:“现在天水的姜维守着冀城,他派人带着收信来说:‘只要驸马(指夏侯柳)在,我愿投降。”孔明使用这个假情报,其目的在于蒙骗夏侯柳,在他心中先投下一个姜维已有投降西蜀之意的阴影,夏侯柳刚出蜀营,忽然有几个人奔走,他们自称是:“冀县的百姓,现在被姜维献了城池,归顺诸葛亮,蜀将魏延到处放火,抢劫财物,我等只得弃家逃走,投上邦(县名,今天水市)去。”在奔赴天水的路上,夏侯柳又碰到不少百姓携儿抱女而过,说得都同先前那几个人一样。他经不住这一连串情况的刺激,终于相信了姜维已经降顺蜀军的谣传。这时,天水的一些将领还没有亲身感受,都不相信真有此事,恰恰就在他们猜疑不定之际,蜀兵又来攻城,并且在火光中见到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柳与太守马遵等都到城上,见姜维耀武扬威叫喊:“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为何背弃前言?”夏侯柳说:“你受魏恩,为何降蜀?有什么前言?”姜维答道:“你写信教我投降蜀,怎能这样说呢?你要脱身,却把我害了!我现在降蜀,封为上将,那还有回到魏国的道理?”说完,就驱兵攻城,直到拂晓方退。在事实面前,众将方信。其实,这又是孔明之计。他让部卒中像貌相似的士兵假扮姜维攻城。就在这时,孔明引兵来攻冀县,冀县城中粮草缺乏,孔明又以粮草引诱姜维出城抢粮,而派魏延偷袭冀县,姜维失去城后单枪匹马逃到天水城下时,被太守马遵下令用乱箭射回。当姜维奔到上邦城时,城上的将领便大骂:“叛国贼,还敢来劫我的城池!”于是又送给姜维一阵乱箭。姜维孤掌难鸣,人困马乏,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最后只好向孔明投降。
姜维来降,孔明亲自出迎,并待之以礼,尊为上宾。孔明还向后主刘禅推荐,拜姜维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姜维27岁,和孔明初出茅庐时一般大小。
就这样,诸葛亮巧妙地运用“瞒天过海”之计收下了姜维。他有了本地人姜维相助,占领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所属各县,凉州的边防从此更巩固了。
点评:
对于真正有才干的人,既想为我所用,耍点“小阴谋”又何妨。不过,以礼相待、以诚相待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