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诚实的人的基本条件就是要遵守诺言。如果你要深受别人的欢迎,你绝对不可以食言。一个遵守诺言的人所说的话,人们可以毫无疑问的相信。承诺的力量是帮助你实现成功的一股很强大的推进力。遵守诺言的最佳方式,就是轻易不要许诺。但是只要你许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季布,秦汉之际楚国人,以不轻然许诺、严守信义为人称道。
季布早年事奉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多次率兵困窘汉王刘邦。项羽失败后,刘邦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并声称有敢把季布藏匿在家的,罪及三族。季布不得已,逃到鲁国,在朱家当了佣人。朱家知道季布是贤人,就去见汝阴侯夏侯婴,希望他劝说高祖不要“以私怨求一人”。汝阴侯照办了,刘邦遂赦免了季布的罪过,任命他为郎中。
惠帝时,季布做中郎将。一次,单于写信侮谩吕后,吕后大怒,召集诸将商议对策。上将军樊哙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都曲意逢迎吕后的旨意,赞同樊哙的建议。季布却说:“樊哙可斩也。夫以高帝兵三十余万,困于平城,哙时亦在其中。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谀!且秦以事胡,陈胜等起。今疮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季布这一席话,说得殿上的文武大臣十分震恐。吕后拂然退朝,再也不提出击匈奴的事情了。
文帝时,季布做河东郡守。有人举荐季布,认为他很有才能,文帝就召见了他,想让他做御史大夫。这时,又有人说季布虽然勇敢,但喜欢酗酒,使人不容易接近。文帝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季布到了京城,留在行邸一个月,文帝召见完了就命令他还郡。季布上奏说:臣没有什么功劳,却得到恩宠,所以在河东等您治罪。现在陛下无缘无故把臣召来,一定有人拿臣欺骗陛下。如今我来了,并未接受任何事情,就让我原路打回,这一定是有人在陛下面前诋毁臣,陛下“以一人誉召臣,一人毁去臣”,臣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到这件事,会对陛下有看法。文帝听了,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他才惭愧地对季布说:“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季布为项羽部将时,多次冲锋陷阵,胜敌拔旗。仕汉后,他忠诚直言,为君臣敬畏。当时人们都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这是当时人们对季布遵节守信的最高评价。
点评:
世界上没有比诚信更困难的事情,也没有比迎奉更容易的事情。裴多菲曾说:“我宁愿以诚实获得一百个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