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喜欢说“不”呢?除了两三岁的孩子因为自我意识的萌芽而总是喜欢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别开来、彰显自身的个性之外,大多数孩子之所以喜欢说不,也许是在试探父母。孩子还小,身心发展处于特殊阶段,内心不够成熟,又缺乏人生经验,所以,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孩子都无法作出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一味地强迫孩子必须接受父母的建议和指导,那么孩子往往会感到非常反感。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拥有自己的主见。当然,孩子并非从一出生就有主见,他们也是通过不断地试探才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从而在与父母的相处的过程中找到更好的相处模式。
在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里,孩子说不的可能性更高。因为,当父母对于两个孩子的标准不相同时,孩子就要主动开展行动力,从而确定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里。如果父母一味地对某一个孩子放宽行为的边界,那么,另外一个孩子就会感到非常困惑。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够让自己更快乐地成长起来,也不知道自己做哪些事情会让父母理解,所以他们要通过说不的方式来验证自己是否可以做很多事情,又是否会遭到父母的反对和禁止。
姐姐比弟弟大三岁,和弟弟的关系非常亲密。然而,自从弟弟出生之后,姐姐出现了一定的行为退步。父母常常会对姐姐提出要求,让姐姐像以前一样去做,但是姐姐感到非常困惑,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才能令父母满意。有的时候,看着弟弟没有做得很好就能得到父母的赏识,姐姐也会感到很郁闷。
有的时候,姐姐也会感到很困惑,因为爸爸妈妈对她和弟弟采取的是双重标准。例如,有些事情姐姐不可以做,弟弟却可以做;有些东西姐姐不可以吃,弟弟却坚持要吃,且能得到满足。对于这样的生活,姐姐常常觉得无所适从,她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和弟弟一样。有一天,妈妈做了很多菜,弟弟不爱吃胡萝卜,就把胡萝卜挑出来扔到桌子上,虽然他扔满桌子,但妈妈并没有生气地指责弟弟。姐姐也不喜欢吃胡萝卜,但是妈妈坚持让姐姐吃。以往,姐姐每次都在在妈妈的强制要求下把胡萝卜吃掉,这次看到弟弟这么做,姐姐也不由得想学一学弟弟。“我也可以不吃胡萝卜吗?”姐姐问。妈妈斩钉截铁地回答:“必须吃掉。”妈妈有些惊讶地看着姐姐,因为在此之前,姐姐总是能够把胡萝卜吃完。看到妈妈惊愕的样子,姐姐更加坚定地说:“我不吃。”妈妈当即质问姐姐:“你为什么不吃呢?你以前都可以把胡萝卜吃光的呀!”姐姐指着弟弟说:“因为弟弟没有吃胡萝卜,我本来也不喜欢吃胡萝卜。”听了姐姐的话,妈妈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孩子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原本姐姐是可以在妈妈的强制要求下把胡萝卜吃完的,但是,现在看到弟弟可以不吃胡萝卜,姐姐也不愿意吃胡萝卜。对于姐姐在行为表现上的变化,妈妈无法应对。
在二孩家庭里,妈妈对于两个孩子的标准一定要统一,这样孩子才可以找到一致的行为界限。如果妈妈对两个孩子的要求和标准不统一,就会导致孩子心里产生很大的困惑。其实,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行为边界,这样才可以让行为发生在被允许的范围内。
如果不是因为弟弟不吃胡萝卜,妈妈是可以要求姐姐必须吃掉胡萝卜的。但是,在弟弟已经明显违反妈妈规定的情况下,妈妈再去要求姐姐必须吃光胡萝卜,显然有些理不直气不壮。在对孩子同样要求的基础上,如果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父母可以强制要求孩子必须执行。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之后,孩子就会意识到某些事情是规定好了的,是需要每个家庭成员都去遵守的。
当然,不仅是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另一个孩子的模仿对象,包括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内,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要想把孩子教育好,要注重言传身教的作用,尤其是要以身示范,给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