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无论父母是否承认,他们一定会更偏爱某一个孩子,这与很多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孩子出生的顺序是在前还是在后,孩子的性别是男还是女,孩子的长相是清秀还是平平,孩子笑的样子是否可爱,孩子的牙齿是否整齐美观,孩子的内心是否与父母的想法契合,孩子的心灵呈现出来的样子是否为父母所喜爱和欣赏……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在非独生子女的家庭中,面对诸多的孩子,父母总会有所偏爱。对于这种偏爱,父母也许会有所觉察,也许完全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他们对孩子的偏爱是由孩子的言行举止表现所激发出来的,因此,他们自己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这种偏爱的存在。但是,父母对此毫不知情,并不代表孩子就对此无知无觉。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细腻的,他们通常能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举止中发现父母是否真的爱自己,或者父母是否真的更爱自己。这样一来,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父母最爱的孩子时,他们当然会扬扬得意,也会因此而承欢父母膝下,在父母面前有更好的表现;但如果意识到自己是父母所不喜的,那么他们往往会感到非常失落,甚至想要逃离家庭,再也不想面对父母对其他孩子的偏爱。
在父母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没有父母愿意承认自己偏心疼爱某一个孩子,他们总是说自己对每个孩子都很公平,都是一样地疼爱。但是孩子的觉察力超出父母的想象,有的时候,父母说起某个孩子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语调也变得温柔,孩子就会清楚地意识到父母更爱这个孩子。有的时候,父母在谈论一些话题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说起最得意的那个孩子,其他孩子同样会把父母的这些表现看在眼里。所以,不管父母是否知道自己在偏爱某一个孩子,对于发现这个秘密的其他孩子而言,这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孩子非常看重父母的评价,也很希望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对待,所以,当他们感到自己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得到父母的偏爱、都无法在父母眼中超过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时,他们就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有些孩子甚至会自暴自弃,使得自己原本还说得过去的行为表现变得恶劣。实际上,这正是有些孩子想要通过调皮捣蛋来吸引父母注意力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即使表现得再优秀,也无法超越父母更喜爱的那一个孩子,所以,他们就以完全相反的极端方式来让父母意识到他们的存在,也让父母知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以满足感情上更大的需求。
父母如何才能够避免偏爱一个孩子呢?毕竟父母的偏心对待会让有的孩子恃宠而骄,也会让有的孩子颓废沮丧。对此,父母至少要做到表面上的公平,这样一来,至少孩子们可以友好地相处,他们的身心快乐地成长。首先,父母必须承认自己的内心在面对不同的孩子时会有不同的反应。其次,父母应该尽量和每个孩子单独相处,给予他们足够的爱与照顾,唯有如此,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在这里需要消除一个误会,就是很多人觉得父母既然生养了孩子,就一定是最了解孩子的那个人。其实不然。父母熟悉的只是那个在襁褓期依偎在他们的怀抱中的小小婴儿,随着孩子不断成长,父母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不能做到真正地了解,因而父母也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去了解孩子,这样才能够走入孩子的内心。再次,父母不要奢望每一个孩子都和最优秀的那个孩子一模一样,而是要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有自己的劣势和不足,而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自己,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所以,父母既要承认孩子的优点,也要接纳孩子的缺点,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包容孩子。最后,很多父母在生活的闲暇之时都会把孩子作为谈资,然而,很少有父母知道孩子对父母的看法看得多么重要,所以,当父母围绕孩子展开争讨论的时候,要避开孩子。否则,即使是被偏爱的孩子知道了自己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他们也会因为卷入兄弟姐妹之间对爱的争夺之中而感到非常沮丧。虽然人们都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天然的感情,是无法抗拒的,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确是爱不起来,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成为亲子的缘分,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向其他成年人求助,或者请求其他成年人对孩子提供帮助。这样,才能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给孩子积极有效的引导。
很多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里,也许有些孩子与父母的缘分比较浅,年幼时就没有与父母在一起生活,年长之后与父母的感情也很淡漠,但是他们得到了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的疼爱。这种情况下,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依然被爱包围,所以他们也形成了很好的品质和人格,也在长大之后对于疼爱他们的人有着感恩的心和深厚的感情。在一个家庭里,虽然彼此之间都是关系最亲密的人,但是各个家庭成员也常常会采取各种方式来融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自己与他人之间才会更加和谐地相处,才会让整个家庭关系都有顺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