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被放大,就是整体印象(1 / 1)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的。在认识人的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人们也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有一位女士去应聘行政经理,路上赶上一场大雨,幸好走得早,又带着雨衣,这才赶得上。当来到招聘单位的电梯前时,她取出手纸把鞋擦净后,把纸扔进了垃圾桶。当她坐在面试经理面前时,经理看完证书之后没问她任何问题,微笑着告诉她,“欢迎你加入我们公司。”

当她不敢相信地看着经理时,经理告诉她:“第一,这样的天气你仍然来了,说明你做人有原则,很守信用;第二,没有迟到,说明你准备充分走得早,很守时;第三,衣服没湿,说明你昨天看了天气预报,来时一定带了伞;第四,刚刚从公司的监控录像看到了你的行为,说明你很有修养、很细心。你很适合行政经理的职位。”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在关于求职的故事中,有很多面试情节的段子:某人找工作时被婉拒,灰心失望之下,慢慢地向外走。这时他看到门口有一片纸屑,就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于是面试结果出现大反转,他被录取了。某人面试表现出色,主考官正要恭喜他的时候,他忽然冒出一句不甚得体的口头禅来,于是被本来就不相上下的竞争对手乘虚而入。这些故事会到处流传,正说明了细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这也是“晕轮效应”的直接体现。

我们在社会上打拼,必然要时常接触到一些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物,当有人对你的资格和能力产生怀疑时,巧用“晕轮效应”,可以快速提升你在他人心中的印象指数。

著名策划人张一一这样讲叙自己到一家大公司拉业务的经过:

“该公司董事长虽然表面上对我很客气,可是我分明读出了一丝他对我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的能力和水平将信将疑的。我知道,这样僵持下去,等到接待时间一过,也就意味着这个至少100万元的业务即将泡汤了。我必须当机立断,给这个董事长打一剂强心针。”

“我立马让助理打开手提电脑,给这个董事长演示我们公司一些大客户的名单和项目。董事长开始有些心动了。这时候,我又不失时机地从电脑里调出我和‘世界百位设计大师’中的第一位华人靳埭强先生、台湾设计界泰斗林磐耸先生、‘中国CI旗手’贺懋华先生等中国第一流CI专家的合影,并就他们做过的一些著名案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评价。我这些特殊的工作经历,再加上该董事长曾经又听过贺懋华老师精彩的演讲,对其甚是钦佩,他似乎觉得我年纪轻轻就和这些大师们共同作业打成一片,一定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董事长把接待我的时间从10分钟延长到30分钟。后来,他在董事会上力挺我们公司接手这一项目。我们后来的合作非常愉快。”

人与人交往的过程是逐步展开的,当别人从你的外貌、衣着对你有了初步的判断后,你要明确的一点是,要让对方感兴趣,你就要让人看到你的优点,让他欣赏你。如一些小小的夸奖、耐心地倾听等,要让对方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喜欢上和你的谈话,并把与你谈话视为一件快乐的事。这样你才能进一步表现自己,让对方了解到你的身上有许多令人喜欢的优点。这样才能使彼此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陌生人之间交谈,除了了解对方、让对方多开口,还要看准情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介绍自己,适时地“自我表现”,以便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比如,一位领导曾巧遇一青年,当问及他多大年龄时,青年介绍说:“二十八岁,研究生刚刚毕业。”领导随后问,那你一定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考研了。他高兴地说:“是的,我已经工作了三年又考研究生的。”接着他又谈起了他所学的专业和工作后的情况,这样一来,双方都加深了了解,拉近了距离。

推介自己时,“晕轮”的中心点不必太多太大,与其堂而皇之地美化自己的特长,不如真诚坦率地强调自己的某一种具体特点,这更容易让人相信,也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