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全世界通用的形体语言(1 / 1)

如今,握手几乎成为全世界共享的一种形体语言。与人初次见面,熟人久别重逢,告辞或送行等,均以握手表示自己的善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见面礼、告别礼。一些特殊场合,如向人表示祝贺、感谢或慰问时;双方交谈中出现了令人满意的共同点时;双方原先的矛盾出现了某种良好的转机或彻底和解时,习惯上也以握手为礼。

握手是一种礼节,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礼节那么简单。远古时期,两个陌生人相遇,为了表示没有敌意、没有武器,于是互相摸手,后来逐渐衍化成今天的握手。握手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里面蕴含了丰富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长期的对立和斗争,中美关系得到缓和与改善。70年代初,尼克松总统访华,代表着中美关系又翻开新的一页。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候机厅旁的小休息室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已等候多时。飞机降落在主跑道上,周恩来总理率先走出大厅,站在分支跑道边。

舱门打开,第一个出现在门口的是满面笑容、挥手致意的尼克松。尼克松微笑着下了舷梯,走到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伸出了手,笔直地伸向两三米开外的周恩来。

周恩来不卑不亢,面带笑容,也伸出手等待着这只从太平洋彼岸伸过来的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二十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的照片很快登上世界各大报纸版面,被西方社会称为“中美交往的珍贵瞬间”“经典时刻”。

握手,是最常见的一种形体语言,它已发展成为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握手者对对方的不同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立场,给人留下不同印象。我们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权。

美国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写道:“我接触的手,虽然无言,却极有表现力。有的人握手能拒人千里,我握着他们冷冰冰的手指尖,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一样。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他们握住你的手,使你感到温暖。”握手时既轻且时短,是冷淡、不热情的表示;紧紧相握、用力较重,是热情诚恳的表示,或有所期待的反映;力度均匀适中,说明情绪稳定;握手时拇指向下弯,又不把另四指伸直,表明不愿让对方完全握住自己的手,是对对方的一种藐视;握手时手指微向内曲,掌心稍呈凹陷,是诚恳、虚心、亲切的象征;用两只手握住对方的一只手,并左右轻轻摇动,是热情、欢迎、感激的体现;一触到对方的手立即放开,是冷淡和不愿合作的反映。

握手的时候,最基本的礼貌是离座起身,带着和善的微笑向对方走近,伸出右手,四指并齐,拇指张开,互相握着对方的手掌。为了握得牢固而适当,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地方必须与对方同一部位相接触。握手时用力要适当,不能使劲握着不放,还要注意避免急速、敷衍的握手,否则会显得你缺乏自信。

握手礼仪的顺序,一般应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即根据握手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宾主身份来确定有无必要握手。因为握手往往意味着进一步的交往的开始,如果位尊者不想与位卑者深交,他是大可不必伸手与之相握的。换言之,如果位尊者主动伸手与位卑者相握,则表明前者对后者印象不坏,而且有与之深交之意。不顾原则、率先“出手”,只会令你适得其反。

握手只是一个小小的礼节,而你却可以利用它更细致地了解对方,更得体地表现自己,这是我们在社交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