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数字说话,精准地传达信息(1 / 1)

趣味思考 你会用数字会自己说话吗?

某次军队检阅现场,指挥官按照惯例跑到拿破仑跟前,他以清晰的口吻报告:“报告将军,本部已全部集合完毕。本部官兵应到3444人,实到3438人,请检阅!”

听到这样的报告,拿破仑非常满意,点头说道:“很好。”随即,他又对身后的参谋说:“记住这个指挥官的名字,数字记得这么准确的人应该受到重用。你们以后也要向他学习,汇报时尽量用精确的数字说话,不要说大概、也许、可能、差不多。”

看完这个故事,你不妨回顾一下: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有没有用数字为自己说过话?你是否想到了今后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数字为自己说话?

在沟通表达时,如果你一直都是用文字来陈述,那么从现在开始,不妨考虑一下把数字融入其中。由于数字是真实的、具体的,可以让对方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图像,往往比修辞更为重要。在对话过程中,若能巧妙地运用数字,往往只需要几句话,就可以精准地传达信息,实现沟通目的。

假设现在要你帮客户设计一个帮助贫困儿童的公益广告,你会怎样表达?

要用语言来呼吁大家关注贫困儿童吗?不,稍作思考,你就会排除这种方式,它太平淡无奇了。无论是观众还是听众,对于你所讲述的事情根本没有概念,自然也不会产生多少的共鸣。这时,如果你在陈述中融入数字,效果立刻就呈现出来了!

“零下14度的天气,有5个孩子只穿着秋衣秋裤,有2个孩子连鞋子都没钱买只能光脚。因为没有交通工具,每天他们要徒步10050米,花费3~4个小时前往学校。他们的午餐是1个馒头,1包咸菜,1杯白开水……像这样的孩子,我们全国还有XXX万……”

运用数字表达的优势

相比抽象的文字,形象具体的数字更适合运用在沟通之中。将数字形象化,通过数字的列举,可以带给对方直观、形象的感受,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真正地理解你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实现快速有效的沟通。

分析现实中的那些成功沟通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数字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我国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使用了一系列切实的数据,给投票委员们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4亿年轻人中传播奥林匹克理想”“通过了一个12.2亿美元的预算”“95%以上的人民支持申办奥运”“60万志愿者随时准备投入奥运会”“北京的财政收入增长超过20%”,等等。

瞧,这就是数字的力量,这就是铁的事实,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解说都更有说服力。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数字的时候,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运用数据阐述观点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前提是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果所用的数据不够真实或准确,数据就丧失了意义。最为严重的是,一旦被对方发现数据存在虚假或错误,就会认定你在欺骗和愚弄他。失去了信任感,将导致沟通无法继续。

使用数据要适可而止

数据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很好地说明一些问题,但也要适可而止,不能滥用各种数据。过于频繁地使用数据,会让对方感到麻木甚至厌恶,反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

数据储备要适时地更新

数据是不断变化的,在列举数据的过程中,不能把数据看作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更新数据储备。

数字是真实的、具体的,可以让对方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图像,往往比修辞和逻辑都更重要。在沟通过程中,若能巧妙地运用数字,可以有效地实现精准表达,提升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