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E分析法:相互独立,完全穷尽(1 / 1)

趣味思考 妈妈,师范大学在哪儿呢?

一位妈妈带着年幼的女儿到师范大学参观,她们一起游览了校园,看到了教学楼、操场、图书馆,也看到了学生和老师。这时,女儿问了一句:“妈妈,师范大学在哪儿呢?”

在这个情景中,孩子把大学和自己所参观的个别设施放在了同一个范畴里。年幼的她并不知道,大学和她所看到的校园、教学楼、操场等个别设施,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她却将其视为并列关系,这就是逻辑学上的范畴错误。

范畴错误

范畴错误,也称为范畴失误,是指将既有的属性归属到不可能拥有该属性的对象上,是语义学或存在论的错误。比如,“哈佛大学的面积排第几”,这句话就属于范畴错误。哈佛大学是世界名校,它的面积大小不影响其在世界名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范畴是最基本的分类,小孩子对很多常识尚不了解,经常会犯范畴错误,也不太懂得分门别类,或是用心体会多个并列关系组合起来的综合性范畴。成年人虽然很少犯简单的范畴错误,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对复杂事物进行分门别类时,也可能会出现逻辑上的混乱。

文森是一位细心且好学的媒体运营编辑,平时看到有用的内容就会保存下来,并标记好来源。在给公司撰写推广文案时,他经常会打开资料库翻一翻,找找灵感或思路。

可是,时间久了,所有资料全部集中在一个大文本里,没有分类、没有标签,整体呈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无序,导致每次找资料的时候都很繁琐,要花费不少时间,还不如直接在网络上找寻相应主题的书籍或文章来阅读。

随记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法,但要它发挥出价值,还需要掌握方法,对所有资料进行有序地管理,如分为不同的文件——管理、思维、心理、习惯等,以便在需要的时候精准地找到相关内容,提高做事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在解决这类实际问题上,有一个分析工具凸显着特别的优势,那就是MECE法则。

MECE法则

MECE是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又一重要法则,全称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意指对于一个重大的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地分类,有效地把握问题的核心,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MECE以最高的条理化和最大的完善度,帮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厘清思路,进入简明扼要的逻辑思考中,避免思维上的以偏概全和逻辑混乱。那么,MECE分析法具体如何使用呢?

〇Step1:明确要面对的问题

使用MECE原则时,先要识别当下你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个范围决定了问题的边界,避免漫无目的地寻找材料,一旦让材料引领整个分析过程,就会导致分析的逻辑变得混乱。

〇Step2: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寻找切入点的最好方式是分析“问题”和“目的”,即你希望通过资料解决哪些问题,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如果想不出合适的切入点,也可以先思考一下材料呈现的整体特征,再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另外,也可以先列举出现有资料的特征,然后对这些特征进行归类。

MECE的切入点往往不止一个,擅长MECE思考的人,会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去拆解一件事或一个问题。所以,在使用MECE分析法时,我们要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找到最有助于解决问题的逻辑线。

〇Step3:细分层级控制在三个以内

在对资料、问题或答案进行分类后,还可以继续用MECE进行细分,但整个结构最好控制在三个层级之内。过细的分类会导致结构级别增多,级数越多,检索和浏览的效率就会越低。

〇Step4:检视是否有遗漏、重叠或错误

MECE原则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让思考更结构化,不重复、不遗漏。分完类之后,必须要好好地检视,查看是否有明显的重复或遗漏,抑或是有没有项目被错误地归到了不属于它的框架中。如果有些项目根本没有归属,也可以将其划归到“其他”门类中。

通过上述的四个步骤,再烦琐的问题、再庞杂的资料,都能够建立起逻辑框架,继而被拆解开来,并得到最终的解决。MECE在概念上并不算难,但需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进行刻意练习,才能实现灵活运用。

在运用MECE法则时,要始终记住分类和拆解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拆解而拆解;对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分类和拆解,但要保证同一层级在类别或属性上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