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婚姻匹配分析(1 / 1)

婚外情治理 朱身勇 3143 字 18天前

婚姻走到婚外情的地步,甚至是闹到要离婚,都是有根源的,也都是一步步发展来的,归结起来,是婚姻匹配度的问题。遇到婚外情这种危机的时候,夫妻共同冷静理性下来,做婚姻匹配度分析,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不能一起做,女性单独来进行分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双方,系统地把握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回忆以往的美好时光。

婚姻匹配度分析,是从心理健康、婚姻人格、婚姻模式、沟通模式、婚姻防御机制、矛盾冲突模式、亲子教育观、父母观、日常生活观、人际观以及**态度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的。

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常常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尺度。在婚姻中,夫妻任何一方的心理健康与否,都会严重影响夫妻之间的交流沟通,都决定了双方是否能够达成一致。

心理不健康人,跟心理健康的人自然是无法匹配的。诸如人格障碍、反社会、抑郁、躁狂、强迫、偏执和家暴等,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跟这类有缺陷的人做夫妻,可以预见婚姻会成为什么样子。

二、婚姻人格

人格在我这本书中,特别是指婚姻中展现的人格,而不是一般场景中展现出来的人格特质,比如我在辅导案例当中就遇到过,丈夫对外人都是非常热诚大方,有求必应,但对妻子却是冷淡小气,爱答不理的,这种在婚内和婚外展现出的不同的人格,会让爱人困扰和愤恨。婚内苛刻冷酷,婚外友善讨好,婚内自卑自负,婚外自信有力,婚内忍受压抑,婚外热情奔放,婚内强硬霸道,婚外软弱服帖,婚内内敛,婚外外向,这种类型的人确实存在。

三、婚姻模式

婚姻模式其实没有什么好坏,要么是从父母那里习得,要么是父母的反向,要么是自己觉醒后形成的。

婚姻模式,常常是说夫妻双方之间婚姻生活,是对婚姻的认知、夫妻角色、夫妻势能以及夫妻互动等范式的认知和行为的合成。

你对婚姻的理解就是严格的忠诚,而对方却认为婚姻并不是严格的忠诚,就算是在外面疯玩,但心中还可以是爱你的。

你认为男女平等,而对方认为男尊女卑。

你认为夫妻共同挣钱养家,一同抚养孩子,而对方却认为你就做家庭主妇,他把钱挣回家即可。

你想夫妻之间有什么好商量,对方认为他说了算,有什么好商量的。婚姻生活其实就是两个人形成的婚姻模式,每天上演,你都无法回避,无法假装,因而在婚姻模式上不太一致,夫妻两个人每天都是矛盾冲突,每天都是不得劲、不舒服,这个日子怎么过下去?天天都是煎熬,那真是一个炼狱。

四、沟通模式

沟通模式特指夫妻沟通模式。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都有自己特色的沟通模式,这个沟通模式,有从父母的沟通模式中习得的,也有在自己的人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而父母的沟通模式则对子女的婚姻生活中的沟通模式影响巨大,而且是最核心关键的。我们现在只讨论父母沟通模式的延续。

有的是父亲一人说话,母亲全然没有说话的机会,也可以是父母调换的,这就是典型的一个核心压迫另外一方。

有的是父亲暴跳如雷,母亲也寸步不让,也可以是父母调换的,这是典型的双雄争霸。

有的是父亲低头不语,母亲喋喋不休,父母角色调换也一样,这是典型的冷热两重天;有的是父母都沉默不语,谁都懒得多说一句话,这是典型的冷冻夫妻。

也有的是父母有说有笑,啥事情都商量着办的,这是典型的夫唱妇随。

当小夫妻的沟通模式在童年期受到父母的创伤型影响,那么必定对某种沟通模式产生防御机制,一旦另外一方的沟通模式引发了对方的防御机制,那么这对夫妻就会不得安宁,婚姻生活就无法幸福地过下去了。

五、婚姻防御机制

婚姻防御机制,常常是在原生家庭中被父母伤害,或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被其他人伤害,从而形成的在自己的婚姻中去找寻满足的内在需要。一旦爱人给予了相似的伤害或者场景,就会引发对爱人的攻击,而这种伤害或场景,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日常的婚姻生活的矛盾,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有意伤害。比如,你的爱人在他原生家庭中,父亲对他非常严厉,导致他非常渴望自由,不喜欢被约束,而你对他提出了晚上要12点之前回家,而且严格执行这个要求,那么你爱人就会激发这个防御机制,他会把你代入到他父亲给他造成的伤害情景中,从而对你进行攻击。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婚姻防御机制。如果双方的防御机制,恰好是彼此矛盾的防御机制,那么这个婚姻就会进入到莫名的,而且是无止境的相互攻击中。

六、矛盾冲突模式

这个矛盾冲突模式,一方面是从父母的矛盾冲突模式的过程中习得的,一方面也是从其自身成长的过程中养成的。男女之间的矛盾冲突模式,大致有互相攻击型、一攻一守型、一攻一避型、双方回避冷战型、纠缠型、歇斯底里型等。夫妻之间除了矛盾冲突,其实还有和睦相处,也即非矛盾冲突模式,所以还有协商型、服从型等。因此,矛盾冲突模式,其实跟非矛盾冲突模式常常更容易产生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模式和非矛盾冲突模式,是特指夫妻一方熟悉的,或善用、或厌恶的,一旦夫妻各自的模式配对起来,就会产生新的厮杀模式,或者幸福模式。

七、亲子教育观

亲子教育观,这基本上就是由养育方式、亲子期待和学习导向构成的。在养育方式上,就有散养、精养和溺养的养法,从养育观念的来源上,也可分为农村的、城市的和西方的。在亲子期待上,有高期待、中期待和低期待,甚至有冷漠对待、完全放弃的。在学习导向上,有重视学习成绩的、重视思维开发的和重视身体健壮的。

夫妻之间持有不同的亲子教育观,是很容易产生冲突的。如果某一方视自己的亲子教育观为唯一正确,那么夫妻之间很难在亲子教育上达成一致。

八、父母观

父母观,是指作为子女和配偶,在对待父母和配偶父母的方式上,可以分成愚孝型,父母说什么都要听从,按照父母意思办事;讨好型,不被父母待见认可,就想方设法讨好父母;冷漠型,跟父母的关系冷漠;怨恨型,跟父母产生矛盾冲突而心生怨恨;友好型,跟父母关系对等,彼此善待,相互支持;以及普通型等。

夫妻双方持有不同的父母观,尤其是对立的或泾渭分明的父母观,或者只对自己父母好,而忽视配偶父母,这种夫妻必定不得安宁。

九、日常生活观

日常生活观,是指日常生活的样子,可分为细腻型、粗放型、一般型、邋遢型以及无知型。比如,细腻型的就无法跟粗放型的人在一起,细腻型的付出那么多,粗放型会无感,而粗放型的没有那么多细节,对细腻型的人来说,则是完全的忽视,根本不把配偶当回事。但事实上,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十、人际观

人际观,是对人的理解和把握。人际关系中,可分成普通人际关系、血缘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这三种关系,我用了一个非常具象的边界来划分,在房子之外的叫普通人际关系,在客厅里的叫血缘关系,而在卧室里面的则是亲密关系。人因为自身成长的过程,而对这三种人际关系有不同的认知、感受和满足,因而会产生不同距离的人际关系。假使一方把普通人际关系看成非常重要的关系,甚至去尽力讨好、满足这层关系里的人的需求,这常常是因为这层关系满足了此方的认同和价值,常常是因血缘关系冷冻,导致自我认同匮乏,转而通过他人认同支持自我的发展。这种人常常在婚姻里面,把朋友看得比爱人重,把手足看得比爱人重,但就是不把爱人当回事,因为这种人最渴望别人的重视和爱。

十一、**态度

夫妻生活是婚姻的三大基石,这一块缺失了,这个婚姻基本上就岌岌可危了。每个人都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分别是一般、保守、开放和探索四种。比如保守的跟开放的在一起,夫妻生活很难和谐,彼此都很煎熬。

第五节婚姻抉择

面对婚外情挑战的时候,婚姻到底该何去何从?前面也讲过,有的人忍气吞声,将就着,就这么过下去了,有的人离婚,可能是**离婚,也可能是理性离婚,有的人是坚决挽救婚姻。而这三条道路,最难的就是离婚,我们来讨论一个案例,看看离婚该如何选择。通过这个案例分析,大家会知道该如何抉择这段婚姻了。

S小姐,87年出生,某五百强公司HR。H先生,85年出生,某医药公司销售经理。两人结婚5年,目前有一个4岁的儿子。

前两年的婚姻,算是最甜蜜的时光,新买了房子,有了宝宝,老公下班按时回家,陪伴老婆和孩子。然而,到了第三年,一切似乎都不一样了,孩子上了幼儿园,H先生经常出差,孩子的接送,都由S小姐一个人承担,经常力不从心。而H先生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似乎从来都不过问。夫妻俩聚少离多,两个人的感情也慢慢变淡,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争吵。

一天,H先生拎着手提箱回到家,S小姐说:“这个月底孩子幼儿园毕业,老师通知让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来参加,别忘了。”H先生说:“月底可能不行,要不你和咱妈一块去吧!”

S小姐说:“我们的孩子,你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不是你的孩子吗?”H先生说:“你什么意思?我不是说了吗,让咱妈跟你去。”S小姐说:“难道孩子的教育,你一点都不关心吗?”H先生不想理论,关上卧室门去睡觉了。

接下来的半年,两个人不断地吵架、冷战,反反复复,矛盾逐渐升级。

S小姐的婆婆,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在生活上,经常指责S小姐这样不对,那样不对,比如说:“在我们老家,女人都是很精致的,衣服都要叠得很整齐的!”“你这个菜这样烧是不对的”,或者“哎呦,我儿子其实是很辛苦的啦,只要他能赚钱,孩子的教育,有钱不就好了嘛,你不要老是跟他吵架,哪一天,他出轨了,我可管不了啊!”

事实上,H先生真的出轨了,对方竟然是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S小姐知道后,一下子就火了,她和H先生大吵了一架。那一次,H先生一时失手打了S小姐,S小姐提出了离婚。可是七大姑八大姨纷纷劝阻,H先生也表示道歉,S小姐从最开始的坚定变得犹豫起来了。

S小姐的情形,只是众多糟糕婚姻中的一种。那么,面对离婚的困局,到底什么样的婚姻应该离,什么样的婚姻不应该离呢?

我们说,因为老公出轨,因为婆媳关系,因为子女教育问题,因为老公心理障碍,因为老公事业遇到瓶颈,以及各种各样的情况去离婚,作为女性也好,男性也好,当你的爱人提出离婚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都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几个人能在爱人向你提出离婚后,还能面带微笑、波澜不惊的,大多数都会崩溃的。所以说,当我们崩溃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我们要冷静下来,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是不是真的要离婚。

离婚有五个指标体系,我在前面的第五章中已经讲过,比较偏重于生活细节的描述,在这里,我从不同的角度,再重新归纳一下。

一、你们夫妻之间有没有感情基础

所谓感情基础是你们有没有自由恋爱,你们谈恋爱的时间长短如何。

有些人今天见面,明天结婚,这是没有感情基础的。如果说你们谈恋爱有一年半载,或者更长,这种感情就不是儿戏了。

这种感情是因为大家相互之间有吸引,感觉对方有魅力,有能量的交换,有爱能的交换,就是说,我们有这么多交换的时候,我们才会去结婚,此时的感情是比较真诚的,也是比较稳固的。有人说,我们是相亲认识的。相亲没有关系,你不是今天相亲,明天结婚的,相亲是相中了彼此,我看你还不错,至少是不错,我看你还不讨厌,至少是不讨厌,能一见钟情最好,有很多人是再见钟情,也没有问题。有些人是被父母逼着结婚的,这就有问题了。有些人是觉得我自己生活没着落,我要找一个人,那就存在大问题、大风险了。所以,我们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二、要看你们婚姻的发展、发育怎么样

有个客户结婚半年,老公嫖娼、劈腿,那你们的婚姻怎么发展发育?还有的客户刚结婚就吵架,蜜月期吵,怀孕期吵,生孩子期吵,没有一个时间是不吵的,整个过程,好多事情都办不成,各种各样的吵,你们的婚姻怎么发展发育?所谓婚姻的发展发育,是从你们结婚之日起,你们两个人完成了很多事情,比如买房子,装修房子,生小孩,共同抚养小孩,一起打拼事业;或者说你们一起游山玩水,一起看电影,一起做饭、吃饭,一起**,这些也是婚姻的发展发育。发展发育要有时间性,半年的婚姻和十年的婚姻,肯定是不一样的,有小孩的婚姻和没小孩的婚姻也是不一样的,两个人一事无成的婚姻,和诸多事情都办成的婚姻也是不一样的。

三、要看你们婚姻里的满足度、满意度怎么样

我们很多人的婚姻确实是发展很多,发育很多,但是满足度、满意度却很低。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讲满足、满意呢?

首先是底层的心理满足。就是说,你在原生家庭里有创伤,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有创伤,你有期待、有期许,你的婚姻能够给你提供这种期待、这种期许,这就是很好的事情。所以说,这是我们要去面临、面对的问题。有很多人对婚姻不满意、不满足,老公把兄弟放在第一位,兄弟一个电话,他可以放下老婆立马走人,和兄弟们在一起玩,不接老婆电话,这样的婚姻你能满意、能满足吗?还有一些夫妻,两人一直在吵架,你不认可我,我不认可你。所以说,好多婚姻里有问题就吵架,其实吵架是自我认同出现问题。你不认可你自己,你才会不断地和别人争吵。夫妻两人互不相让、自我不认同,都是比较虚弱、比较匮乏的人,成长过程中得到的贬低太多,得到的批评太多。所以,我们长大以后,就不能接受这种批评。

这是从我们原生家庭的创伤角度来说我们的满足。这里还有很多心理方面的,比方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得到支持,渴望得到赞美,渴望得到谅解,渴望得到礼物。

其次,核心需求。你想创事业,老婆说你别创事业;你想要开公司,老公说一个女人开什么公司啊;你想读博士,老公说你一个女人读那么多书干嘛;你想要生小孩,老公却说生什么小孩。你的核心需求都得不到满足,那就要出问题。我们的人生规划里也有满足。你的人生规划是过普普通通的日子,如果对方的人生规划是轰轰烈烈,那也是要出问题的。

所以,我们婚姻里各个层面的满足、满意度如何,非常关键。还有经济上和养育后代方面的满意度,也很关键。有些人把父母放在天大的位置,你对我不好没关系,你对我父母也不好,那就不行。有这样愚蠢的男人,也有这样愚蠢的女人,自己不重要,父母排第一位。

我们说,尊重每个可以尊重的人,就好比我可以尊重一个骂我的人。你要骂我没关系,反对我也没关系,我有足够的自我认同,我对我的婚姻管理理论有足够的认可,我觉得这一套体系已经帮到了很多人。所以,你怎么骂我,都影响不了我自己,也不可能贬低我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我们存在的这些矛盾冲突能不能解决,婚外情能不能解决

其实,大量的婚外情都能解决。我一直说,婚外情不是离婚的标准,感情破裂才是离婚的标准。婚外情会不会产生感情破裂?有的人会产生感情破裂,有的人不会产生感情破裂,有的人是感情破裂了,去搞婚外情,有的人是搞了婚外情,感情破裂了,还有的人,感情破不破裂,和婚外情没有关系。所以,我们要去看,出现的这些矛盾冲突能解决吗?婆媳关系能解决吗?亲子关系能解决吗?**关系能解决吗?经济问题能解决吗?人生瓶颈能解决吗?如果这些问题都能解决,这个婚是不需要离的。

五、夫妻关系存续下去的意愿

尤其是在没有婚外情的干扰之前,是否就已经产生了主动的离婚诉求,是否分居了一年半载,甚至更长。很多夫妻表面上看,好像一定要离婚,可是总会有各种原因导致不能离婚,这其实是潜意识里就没有离婚的意愿,或者自我无法打破婚姻的困境,婚姻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又不能完美,不能发展潜力,不能灵魂升华。但凡真正不愿意在一起继续婚姻生活的人,一定会意志坚定地离婚,不管多大代价,因为任何物质代价都没有比获得自我重要!

根据以上五个指标,大家可以对照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后做出自己的理性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