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华佗,除了他妙手回春的医术,读者最关心的可能就是一代神医惨遭杀害的真相了。
华佗是曹操杀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见于正史,曹操也因此背上了千古骂名,但关于曹操杀华佗的原因,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版本。
曹操有头痛的毛病,早年,他这病曾被人治好过,不过这个人不是医生,而是一个“文学家”,就是建安七子中的陈琳。史书记载,官渡之战爆发,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言辞辛辣,骂人不带脏字,颇有鲁迅先生的风采。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结果一看到这篇檄文,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
头疼暂时是好了,但并没有根除,后期又再次发作。
这时有人跟曹操说,民间有一个叫作华佗的人,是个神医,药到病除。曹操一听,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马派人征召华佗,事情从这里开始,有了不同版本。
《三国演义》中说,华佗见到曹操以后,主张先服用“麻沸散”,然后用利斧劈开头颅,取出“风涎”。曹操一听华佗这个治疗方案,怒火冲天。认定华佗是想要为关羽报仇,在给他下套。于是二话不说将华佗投入狱中,最终将其杀之。这段记载,借助影视、媒体的影响,流传甚广。
但史学家认为,这是小说中虚构的情节,华佗能用“麻沸散”做外科手术不假,但从未有史料表明华佗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治病。史学家认为,华佗真正的死因是冒犯并触怒了曹操。
曹操将华佗召来,留在身边。每次发病时,华佗就用针刺他的鬲俞穴,头痛马上就能止住。但华佗心系百姓,不愿做王公贵族的专用医生,于是谎称妻子有病,告假回家,任曹操怎么催促,就是不肯回来。曹操很生气,便派人去查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赐小豆四千升,放宽假期期限;如果胆敢欺骗,就逮捕入狱。
结果,华佗的谎言被拆穿,随即被打入大牢,经审讯验实,华佗供认服罪(汉律:1.欺君之罪;2.不从征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死前,华佗曾将集毕生心血写成的医书交给狱卒,说:“这本书可以用来救人。”狱卒不敢收,华佗也不强求,便将书一把火烧了。后来,曹操爱子曹冲病危,曹操悔不当初,叹息道:“悔不该杀那华佗,要是华佗在必定能救我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