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宫并阙”,前面我们讲过,是孙权老年时办的一件糊涂事,导致东吴朝堂朋党相争。当时支持太子孙和的,多是正人君子,其中就包括孙鲁班的妹夫、孙鲁育的丈夫骠骑将军朱局;支持孙霸的,多是皇亲国戚,比如孙鲁班母亲的娘家人步骘、孙鲁班的现任丈夫全琮、孙鲁班的堂侄孙峻等,这个孙峻和孙鲁班后来发生了很多难以启齿的故事。
按照阵营来看,孙鲁班应该是支持孙霸的。但不是,她两个都不支持,应该说,她两个都反对。问题就出在孙和和孙霸的母亲王夫人身上。
究竟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孙鲁班与王夫人结下了不知什么仇、什么怨。估计是后宫女人之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吧。总之,孙鲁班看王夫人很不顺眼,自然也觉得王夫人对自己很不友好,于是生怕王夫人的任何一个儿子当上皇帝,自己没有好果子吃,于是极尽挑拨之能事,在孙权耳边大说王夫人和太子的坏话。于是就有了“王夫人在孙权卧病时面露喜色”的故事。
赤乌十二年,全琮病死。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丈夫死了,孙鲁班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这个时候的孙鲁班已然半老徐娘,再嫁高位权臣、世家子弟的可能微乎其微,她索性也不再嫁了,转而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她的这个伙伴就是孙坚的弟弟孙静的曾孙孙峻,按辈分应该叫孙鲁班堂姑妈。孙峻这个人长得一表人才,年少时就显现出骁勇果敢,精明强干,胆大刚决的一面,又因为是皇族中人,很受孙权器重。不过孙峻的人品不咋地,他在东吴后宫出出入入,经常和孙权的侍妾乱搞男女关系,只是瞒得比较严实,老昏的孙权一直不知道。
孙鲁班和孙峻两个人,各有所图,看着对方也都顺眼,没什么扭捏和害羞就在一起了,做出来很多辣眼睛的事情,有违人伦,此处就不细表了。
这两个同样心肠狠毒的人躺在**一商量,很快就在太子人选上达成了共识——皇七子孙亮。
因为被孙和和孙霸的事情闹得极为头疼,孙权这时已有了改立孙亮的想法,所以对孙亮很是留心。孙鲁班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信号,于是和孙峻商议,由孙鲁班出面鼓动孙权将自己夫家人全尚的女儿小全氏嫁给孙亮,而全尚的妻子正是孙峻的姐姐,然后,两个人一里一外为孙亮唱赞歌。这样一来,倘若孙亮登基为帝,两个人也就都有了靠山。
事情按照孙鲁班和孙峻的设想顺利地进行着,孙峻开始大肆攻击太子,力主立孙亮为储,孙鲁班时不时地就在父亲耳旁吹吹风。孙权这个时候年老昏聩,在“二孙”及其支持者的鼓动下,终于下了决心。
那一年,先是太子孙和被废,接着鲁王孙霸被杀,而后支持孙和的朱据被人暗中指使伪旨赐死,东吴朝堂自此血雨腥风骤起。至于指使者何人,后世推断很可能是孙峻和孙鲁班。朱据去世后。孙鲁育再嫁给车骑将军刘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