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之前身《三国志平话》中。貂蝉是关西临洮人氏,貂蝉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两人在家乡失散后流落异方,沦为王允的婢女。
王允得知其身世后心生一计,设家宴款待太师董卓,让貂蝉与董卓见面。王允又设宴招待吕布,让他与原配妻子相会,并承诺改日让他们正式团聚。之后王允便送貂蝉到董卓家,董卓误以为是王允献给自己的厚礼,喜出望外,当晚便共赴云雨之好。吕布得知董卓的行为后,勃然大怒,提剑入堂杀死醉倒的董卓。
不过正史《后汉书》中,从未提及貂蝉之名,无论是《王允传》还是《董卓传》中都未提及,仅在《吕布传》中露出了貂蝉的一个虚像:当年董卓曾为区区小事怒杀吕布,被吕布敏捷地躲过,后来两人重修于好,董卓又派吕布去看守自己的内宅,不料吕布竟乘主人不在,与董卓的贴身婢女暗中相恋。因畏惧奸情被董卓发现,吕布求见王允,和盘托出与董卓不和的真相,指望得到他的援助,结果反过来却被王允所利用,指使他将赴宫廷开会的董卓一举杀死。这里出现的婢女,被认为是貂蝉的原型,但她本是董卓的婢妾,与司徒王允并无干系。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出生在东汉末年江陵的一个没落家庭。自幼人才出众,聪敏过人,因而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冠冕的女官,故称“貂蝉”官。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她被司徒王允收留并认为义女。王允一家对她可谓有救命之恩。由于长期寄人篱下,貂蝉养成了一套善于察言观色的本领。再加上生性聪慧,更具有一种善解人意,嘴甜心细的品性。貂蝉不但颇得王夫人的欢心,就连王允本人也对她另眼相看。
自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后,把持朝政的董卓仗着勇冠三军的义子吕布更加为非作歹。一天,百官在朝堂议事,突然吕布来到董卓身边,耳语数句,董卓点了点头,吕布来到司空张温身边,一声令下,将张温揪下朝堂,不久,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献。董卓命吕布劝酒,把人头在各人面前一一呈过,然后说道:“汝等人对我孝顺,我不害你们,我是受天保佑的人,害我的人一定会失败。”一个大臣就这样无缘无故地被杀了。王允惊惧的同时,免不了兔死狐悲。
天已很晚,王允仍站在茶蔗架旁想着白天的事情。他知道要除董卓,就必须先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忽然他听到在花园的另一端也有人在暗暗叹息,他悄悄走过去,发现是貂蝉。王允问貂蝉:“你有什么伤心事,竟于深夜在此长叹,能不能告诉我。”貂蝉先是感谢王允的救命之恩,希望能够感恩图报。接着话锋一转,讲到她最近总见王允愁眉不展,特别是今晚更是坐立不安,料想一定有重大的事情十分棘手,最后她表示,王允需要她做些什么,她一定万死不辞。王允静静地听着,突然眼前一亮,计上心来,立即叫貂蝉跟他到画阁中去。进了画阁,王允说出一番话来,吓得貂蝉花容失色。王允跪拜在地,貂蝉跟着跪倒,面对收容抚养她的恩人,她再次发誓,万死不辞。
第二天,王允就将家藏的明珠数颗,令匠人嵌成一顶金冠,使人秘密送给吕布。吕布一介武夫,贪财重利,很容易就被抓住了弱点。吕布大喜,当即赶到王家致谢。王允盛情招待,当酒饮至七分醉时,貂蝉从内室款款而出,吕布立刻被其迷倒。醉意重重中,王允告诉吕布,愿意把貂蝉嫁给他做妻子,又欲擒故纵地说:“要不是怕董卓起疑,一定会留吕布在家里过夜。”吕布在依依不舍中,喜滋滋地离去。王允计谋的第一步宣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