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不仅文才出众,机敏雄辩之才也称道当世。曹丕在任五官中郎将时赠给刘桢一条廓洛带,后来设计师死了,新任设计师不会,曹丕就想把送给刘桢那条借过来,当个参照。但直说太无趣了,于是就玩起了文字游戏。曹丕写信给刘桢,揶揄说:“夫物,因人而贵,故在贱者之手,不御尊之侧。今虽取之,勿嫌其不反也。意思是说,物因人而生贵贱,贱人用过东西是没有资格再被贵人用的,而贵人用过的东西也不可轻易再给贱人;你要有心理准备,这带子我取来用过之后,就不一定再给你了。”
刘桢一看,曹丕这是在嘲笑自己地位卑微啊,讽刺自己不配戴象征尊贵的廓洛带,要收回原赐。但刘桢并未折腰,执意不交,在一次同文堂相会之时,他旧事重提道:“世间珍玩美物,哪一样不是先经贱人之手,再得尊者享用?华屋初成,是盖房子的先站在屋檐下,嘉禾成熟,先尝到的是种地的农夫,东西的贵贱又岂因在贵人贱人之间易手而生变化。我也不是舍不得给你,实在是我就这么一件好东西,要是在公子您眼里也觉得稀罕,就留着吧。不过,我还没听说那个高贵的人送人东西还往回要的呢!”
这一番妙论,把曹丕都说笑了,对刘桢更欣赏有加,既感叹他的博学善喻,更佩服他口若悬河,不卑不亢,恭中有贬,贬中隐褒之辩才,从而放弃了索带的念头。
刘桢雄辩之例很多,他的辩才像常胜利器,有时化险为夷,有时遇逆成畅,有时逢暗则明。
刘桢性傲,不拘礼法。一次曹丕宴请朋友圈这帮人,酒酣忘情,命夫人甄氏出拜,座中诸人都匍匐于地,不敢仰视,唯独刘桢平视不避。一是因曹丕夺袁熙之妻,二是因为甄氏有夫再嫁不忠不贞。曹丕对此并未介意,而曹操听说后,要治以不敬之罪。经过援救,才“减死输作”,罚为苦役。
刘桢被罚做苦役的地方在京洛之西的石料厂。有一次,曹操到石料厂视察,众官吏与苦力都匍匐在地,不敢仰视。唯独刘桢未跪,照常劳作。曹操大怒,走到刘桢面前,刘桢放下锤子,正言道:“魏王雄才天下皆知,刘桢身为苦力,何敢蔑视尊王。但在魏王府数年,常闻魏王教诲,做事当竭尽力,事成则王自喜,事败则王亦辱,桢现为苦力,专研石料,研石是对魏王的敬忠,所以桢不敢放下手中活。”曹操听后,又问:“你磨的石头怎么样?”
刘桢把石头比作自己,道:“这石头是从荆山采来的,外表布满五色花纹,内里具有和氏璧的美质,琢磨不会增加它的光泽,雕刻不会增加它的美丽花纹。因为它的本性十分坚贞,自然天成。”
刘桢的意思是这石头本来就很美,后期加工都是画蛇添足。正如我一样,天生我才,出类拔萃,你再让我做苦役,进行劳改也是多余的。
曹操听后笑了,知道刘桢借石自喻,就赦免了他,但终身再未受到重用。这对刘桢自然是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在《赠徐干》一诗中流露出他的痛苦心情。
建安二十二年,北方瘟疫流行,刘桢染病去世。曹丕为此极为悲惋,为他整理遗文,作出评价,并追思往日“行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亲密交往,不胜痛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