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少年时勇武有力,疾恶如仇。当地民间传说,关羽为打铁的,也有说是卖豆腐的。还有传说,关羽早年并不姓关,因杀人才更名改姓。据说关羽十九岁那年,从下冯村来到解州城,想求见郡守,陈述自己的报国之志。可是,郡守因他是无名之辈,拒不接见。当晚,他在客栈里听到隔壁有人痛哭,一问才知道,这个哭的人叫韩守义,他的女儿被城里恶霸吕熊强占**。
吕熊是个员外,勾结官宦,欺男霸女。当时,解州城由于靠近盐池,地下水是咸的,不能食用,只有几口甜水井散落在城里各处。吕熊叫手下人将城里的甜水井都填了,只剩下他家院里的一口甜水井。还规定了一条,只准年轻貌美的女子来挑水。进来挑水的年轻女人,不是被他调戏,就是被他奸污。大家义愤填膺,但因吕熊财大气粗,谁也奈何不得。韩守义的女儿让吕熊霸占后,老人叫天不应,呼地不灵,只好独自悲泣。关羽听罢,怒火中烧,提着宝剑闯进吕家,杀了吕熊一家,解救了韩姑娘和其他妇女。之后,他连夜逃往他乡。途中路过潼关时遭到守关军官盘问,情急之中他手指关口说自己姓“关”,以后就再未改变。
关羽与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后纵横天下,其间归顺曹操,受封汉寿亭侯,后千里走单骑回到刘备身边,成就一段佳话,地位在蜀汉军中是仅次于刘备的第一人,威势无以复加。关羽由于武艺高强,威武非凡,加之重情重义,死后极受民间推崇,自唐宋时期被朝廷追封,开始封神,直到清朝,成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道教奉其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三教同尊,古今罕有。
不过,关羽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目中无人,刚愎自用,傲慢轻敌,最终使自己及部属命丧东吴,使其义兄刘备千辛万苦开创的基业遭到了致命一击。
当时东吴孙权为夺回荆州,思之久矣。而镇守荆州的正是关羽,东吴镇守陆口的守将吕蒙正劝孙权夺回荆州,并主动请命。但当吕蒙正回到驻地陆口时,因得知沿江上下均设有烽火台,荆州军马也都有所准备了,他一时无计可施,只好托病不出,并使人回报孙权。
孙权派谋士陆逊前往陆口,陆逊见到吕蒙正后就为他出谋划策,他说:“关羽向来以英雄自许,认为天下无敌,现在在这里他只顾虑你一个人而已。你不如乘此机会,装病辞职,把镇守陆口的责任交给别人。让接任的人假装卑躬屈膝,不断赞美关羽,让他骄傲起来,这样他一定以为此处没什么可担忧的,便会撤兵去攻樊城。等到荆州守军都撤走了,只要派一旅之师奇袭,就一定可以把荆州夺回来了。”
吕蒙正听后大喜,依计而行,权衡之下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陆逊。
陆逊接任后,立刻命人备了厚礼去见关羽,并且捎去一封写得极其谦卑的信,他在信中写道:“前不久您巧袭魏军,只用了极小的代价,便获得了很大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敌军大败,对我们盟国也是十分有利的。我刚来这里任职,没有经验,学识也浅薄,一直很敬仰您,故恳请指教。”同时他又吹捧关羽说:“以前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所立的战功、韩信在灭赵中所用的计策,也无法与将军您相比。”
这些吹捧使关羽信以为真、大意自满,对吴国放心了,认为荆州没什么危险了,于是撤走了大半的守军去樊城听调。而陆逊暗中加紧准备,条件具备后,大军到达,便立刻攻下了蜀中要地南郡,擒杀了关羽。
关羽勇武一生,最终却败在了自己的傲慢之上,着实令人叹息。
其实,关羽的骄傲已非一朝一夕。当年他温酒斩华雄、虎牢战吕布、诛河北名将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之后,已然目中无人起来。
譬如,刘备自领汉中王之后,册封五虎上将,关羽对与黄忠同列大为不悦,说道:“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在他眼中,勇猛如廉颇的黄忠竟然只是一名老卒,其傲慢之情溢于言表。
又如,孙权想让自己的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为妻,关羽大喝一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堂堂江东英雄之首,竟被其视为“犬”,关羽未免太过目中无人。此言激怒了孙权,算是彻底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于是,关羽志得意满之下,被“乳臭未干的穷酸书生”陆逊用计破城,最后失手被擒,命绝于江东。
所谓“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人有傲骨便是铮铮铁汉,可是人有骄横之气却是愚蠢之人。《王阳明全集》中说道:“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悌,为臣而傲必不能忠。”
骄傲的确是做人处世的大忌,若不能忍住骄傲,终有一天会为自己招来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