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也曾备受倚重(1 / 1)

三国绝对很有趣 李飞 492 字 2个月前

东汉末年中原动乱,张昭随难民逃到江南,受到孙策的重用,官拜长史和抚军中郎将。孙策与他“登堂拜母”,像同辈的密友一样。当时,东吴几乎所有重要事务都由张昭经手,他为孙策扫平江东作出了很大贡献。因而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们的书信中对张昭大加称赞。对此,孙策非但没有猜疑,反而潇洒地说:“当年管仲为齐国国相,齐桓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而他则称霸诸侯为天下所尊崇。如今子布贤明,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难道不为我所有吗?”可见,张昭在孙策心中的地位,就像管仲在齐桓公心中的地位一样重要。

当时,刘表想要亲自写信给孙策,写完后先给祢衡看,祢衡看完后讥笑刘表,说道:“写这样的东西,是想要让孙策帐下的孩童读吗?还是想要让张子布看到?”我们看,就连狂傲得“老子天下第一”的祢衡,都认同张昭的才华。

孙策临终前,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嘱咐张昭说:“如果仲谋不堪大任,你就取而代之!”这和后来的刘备托孤简直一模一样,俨然,张昭当时在东吴的地位,与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不相上下。当时孙权年少,孙权的母亲吴夫人担心他不能成事,便召见张昭、董袭等人,询问江东能否保得住,董袭回答说:“江东地理形势,有山川险阻可以凭固,而讨逆将军为贤明的州牧,对百姓有过恩德。讨虏将军承袭基业,上下齐心听令效力,张昭秉政掌管大事,我董袭等人作为爪牙,这正是据有地利、人和的时候,绝无什么可忧虑的。”

孙策去世后,张昭即向朝廷上表,又给各属县发公文,对江东的内外将校则令他们各守其职。当时孙权非常悲伤,张昭劝孙权说:“作为继承人,重要的是能继承先辈的遗业,使它昌大兴隆,以建立伟大的功业。如今天下动**不安,盗贼占山蜂起,孝廉你怎么能卧床哀伤,像常人那样去放纵个人的感情呢。”他亲自扶孙权上马,列兵而出,然后众人才服从了孙权。

孙权每次出征,都留张昭镇守后方,总领府署的事务。后来黄巾余党起兵,张昭率军将其讨平。孙权征合肥时,命张昭另外率部攻讨匡琦。又命张昭督统诸将,攻破豫章贼帅周凤等人于南城。张昭自此以后就很少领兵,经常在孙权左右任谋臣。

孙权因为张昭是旧臣,因此格外厚待。依然任其为长史。张昭在孙权面前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往往指责孙权做得不对的地方,对于孙权起到了很好的辅佐作用。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张昭在江东最有影响力的时候,直到赤壁之战爆发前后,张昭在江东的地位才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