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的她,不见哀怨,反而更见光华。
她继续活跃在自己喜欢的社交圈,百乐门里常见她长袖善舞的身影。
她朋友多,常邀三两好友,看戏,唱戏,看电影,也逛街。
生活,依然美好。
她还是那个光鲜靓丽的唐瑛,无论居家还是外出,都时刻保持着美丽、优雅,并没有因离婚而影响分毫。
都说上海女子自视极高,这话不是虚言,但却不是真的趾高气扬,亦不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清绝孤高,而是多少带有孤芳自赏的情愫而已。
诚如,被称为上海美人的她。
她这一生,真正将自己的喜好,填满了人生。
她从不为任何人而活。
彼时,静安寺的“百乐门”舞厅久负盛名,吸引了各式各样的名流权贵。比如,张学良、徐志摩、陆小曼、周璇等,都在这里留下歌舞欢娱的身影。许多名流的订婚仪式也会在这里举行,比如陈香梅和陈纳德。据说卓别林夫妇当年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到此。
当时,上海滩上最时髦的娱乐活动,就是吃西餐,看电影,最后到“百乐门”跳舞。
华灯初上,灯红酒绿的迷离世界里,唐瑛始终是最风姿绰约的一个。
这是她要的快乐,亦是她想要的人生。
一辈子做美人,永远是她不变的信条。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她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幕华丽的剧。
她演戏,光鲜靓丽、婉转回眸中可风情千种;她跳舞,轻盈舞步窈窕身姿亦魅力无穷。
除了这些,她还极爱旗袍。
她美了一辈子,尤以旗袍是心头好,亦是利器。
人说,旗袍之于旧上海,是一种无尽的妩媚和妖娆、性感和风情。上海女子用旗袍演绎出风情万种,“束身旗袍,流苏披肩,阴暗的花纹里透着阴霾”,这是爱极旗袍的上海名作家张爱玲笔端的描述。
多年后,妹妹唐微红去接机,只见60多岁的她依然着一身葱绿的旗袍,举手投足中,恍如葱茏少女。
风华绝代,让人不觉美人迟暮。